5月6日,辽宁某公司所属昌兴公司成功试制一台SZ11-M.ZT-315(100)/10有载调容调压变压器,并一次性通过国家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获得相应产品资质。6月12日,甘肃某公司研制的10千伏有载调容调压智能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在白银供电公司顺利投产。8月4日,在洛阳铜牛电气有限公司,新型节能110千

首页> 节能> 工业节能> 市场> 正文

电能建设力推节能型变压器 将成技术升级重点

2015-11-04 08:59 来源: 中国能源报 作者: 闫志强

5月6日,辽宁某公司所属昌兴公司成功试制一台SZ11-M.ZT-315(100)/10有载调容调压变压器,并一次性通过国家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获得相应产品资质。

6月12日,甘肃某公司研制的10千伏有载调容调压智能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在白银供电公司顺利投产。

8月4日,在洛阳铜牛电气有限公司,新型节能110千伏变压器顺利制造完成,并一次性通过所有出厂试验和行业专家现场鉴定,发运交付用户。

当前,传统变压器的升级改造正催生着巨大的市场份额,未来将逐步被节能、节材、环保、低噪音的变压器所取代。

“节能型、智能型变压器的研发、制造、销售、使用、维护将成为主流。”有行业人士表示,特别是在工信部、质检总局、发改委共同发布《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15-2017年)》后,节能环保全新产品必然为该产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电能建设力推节能变压器

据了解,变压器是电力输送的关键电气设备,由于数量众多,变压器本身消耗的电能也相当可观。目前,我国所有变压器自身消耗的电能占全国发电量的3%-10%。而在配电网损耗中,变压器损耗占40%-60%,节能潜力巨大。

在此条件之下,提升高效变压器的使用比例、提升配电变压器运行能效水平无疑将是降低输配电损耗的重要途径。

以辽宁某公司试制成功的新型节能变压器为例,这台SZ11-M.ZT-315(100)/10有载调容调压变压器,由该公司所属昌兴公司设计生产的有载调容调压变压器,该系列产品具有结构合理、智能化高、节能效果显著等特点,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符合国家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大安全”理念以及优质服务的准则,对于保障配电系统安全运行,提高供电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有载调容调压变压器可通过监测变压器低压侧的电压、电流来判断当前负荷情况,可降低变压器在小负荷运行条件下的自身电能损耗。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一种新型节能型变压器,其节能效果与非晶合金变压器相当,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虽然提升配电变压器运行能效水平是降低输配电损耗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在网运行配电变压器中高效配电变压器比例不足8.5%,新增量中高效配电变压器占比仅为12%。

节能变电器推广值得期待

据今年8月份发布的《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15-2017年)》显示,以2013年全国发电量5.32万亿千瓦时计算,全国配电变压器电能损耗约17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电站2013年全年发电量(约1000亿千瓦时)的1.7倍,可见电能损耗十分严重。

计划规定,到2017年底,初步完成高耗能配电变压器的升级改造,高效配电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14%,累计推广高效配电变压器6亿千伏安,实现年节电9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10万吨。涵盖扩大高效配电变压器应用比例、提升产业化能力、完善配套体系、开展制造和应用示范的主要任务。

我国目前在用的配电变压器以传统变压器为主。据介绍,在2013年,国内共有配电变压器制造企业1705家,其中95.5%都是年营业额在3亿元人民币以下的中小企业。并且,企业众多、产能过剩的情况也引起企业以低价格进行恶性竞争,造成国内变压器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下降。数据显示,目前500千伏以下产品的平均利润率仅在2%~3%,不少企业处于负利率状态。

相关业内人士也预计,随着政府对节能型、智能化的配电变压器产品的鼓励与支持,节能变压器市场的空间将出现大幅扩容。

节能变压器推广,不失为一个利好消息。但在节能配电变压器的实际推广中各有难处,一方面,对企业而言,材料性能、生产工艺、节能效率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增加成本。而另一方面对用户而言,节能配电变压器价格高。有配电行业的专家曾指出,目前节能变压器推广起来有一定难度,最为关键的是技术层面。对此,专家建议开展对节能配电变压器运行后的深化研究,尤其是要开展基于国产非晶合金带材的配电变压器深化研究,从工艺和成品检测、性能、效率及能耗预评估等方面综合进行,消除用户的顾虑。

中国中低压输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何东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开发新型、节能、环保、智能化产品,将为我国变压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在未来三年,高效节能变电器的实质性大力推广将值得期待。

原标题:节能型变压器成技术升级重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