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雨水蓄排顺畅合理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会议指出,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设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海绵城市,可以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国家对海

首页> 水处理> 综合> 报道> 正文

城市充满弹性 不再下雨“看海”

2015-10-15 10:37 来源: 中国环境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雨水蓄排顺畅合理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会议指出,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设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海绵城市,可以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高度重视,既契合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也将带动城市建设与民生保障综合效应的集中释放。10月9日,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16个海绵城市试点。

建设目标明确 多项政策扶持

对于海绵城市建设,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新的要求。

会议确定,海绵城市建设要与棚户区、危房改造和老旧小区更新相结合,加强排水、调蓄等设施建设,加快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和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

同时,从今年起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基础设施规划、施工、竣工等环节都要突出相关要求。增强建筑小区、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等的雨水消纳功能,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并和地下管廊建设结合起来。

为加快海绵城市建设,会议提出,总结推广试点经验,采取PPP、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业务,多渠道支持海绵城市建设。

国务院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出力争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上述目标要求。

作为解决城市排水防涝问题的重要办法之一,海绵城市从概念的提出到技术指南的出台再到试点工作的开展,政策的落实推进不断加快。我国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面积450多平方公里。目前,全国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建设方案,其中厦门、武汉等16个城市被列为试点。另外,江苏、安徽、辽宁等省也要求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知识堂

何谓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利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方式,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转变规划理念 提升城市功能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生态恢复和修复。对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他山之石

德国的经验借鉴

德国海绵城市建设颇有成效,主要得益于发达的地下管网系统、先进的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和规划合理的城市绿地建设。

德国城市都拥有现代化的排水设施,不仅能够高效排水排污,还能起到平衡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近年德国还开始广泛推广“洼地—渗渠系统”,使各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相连,形成了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低洼的草地能短期储存下渗的雨水,渗渠则能长期储存雨水,从而减轻城市排水管道的负担。

德国的雨水利用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的雨水经简单处理后,可作为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洪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修建可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雨水下渗进入雨洪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

另外,德国的许多城市中心都有面积巨大的公园,有助调节城市局部气候、保持水土和地下水蓄积。许多大型建筑物停用或废弃后,政府也将其合理规划成城市绿地或公园。在柏林,许多“绿色屋顶”不仅可以通过水分蒸发控制温度升高,而且能吸收更多雨水,在强降雨情况下减轻城市管道的压力。

答疑解惑

海绵城市建设五问

一问:海绵城市能摆脱城市“看海”窘境吗?

答: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存在“重地上轻地下”、“重工程手段轻自然方法”的偏向。遇到强降雨,最常见的办法就是通过管道快速排出。而海绵城市则以建筑、道路、绿地等为载体,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

二问:如何看待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答:海绵城市建设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作用,可很好地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净化水质,并有效改善微气候。此外,大大减少了排水管道的建设量,调蓄设施可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

三问:建设时应避开哪些误区?

答:海绵城市要建得科学,基础性研究和观测必须先行,建设过程中要尊重科学,合理设计和规划布局。同时结合试点城市的先行实践经验再大规模推广建设。

四问:存在哪些技术问题?

答: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存在7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包括城市海绵体规划技术;“渗、滞、蓄、净、用、排”措施的布局及调度运用技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技术;城市排水规划标准完善;设计方法改进;城市洪涝预警调度系统;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可达性分析等。

五问:对于老旧城区占比较大的特大型城市,是否现实?

答:相对新城区,老旧城区确实面临空间条件有限、改造难度大等问题。但相比建设大型地下调蓄池、大规模改造雨水管线等方案,多添置一些“海绵体”更具可行性。

原标题:城市充满弹性 不再下雨“看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