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绿色发展在行动
“到2020年,我国制浆造纸企业将基本完成绿色发展任务;到2025年,完成从世界造纸大国向世界造纸强国的过渡。”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共同组织的造纸工业绿色发展工程科技战略及对策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的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纸和纸板的总产量和消费量会低于“十二五”的增长量,供略大于需、供需总体平衡;单位产量的能耗、水耗等资源消耗会进一步降低,降幅将会超过“十二五”;污染物排放强度将进一步降低,但下降空间越来越少,下降速度减缓。我国造纸行业自2012年起,产量、消费量、能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期,行业拐点基本显现。
拐点基本显现
课题组报告指出,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纸大国,2013年生产量1011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25%。原煤、外购电力分别占造纸过程总能耗的73%和23%,但多项指标远落后于国际“最佳实践”能耗值。2012年造纸工业废水排放量约为34.27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16.9%;万元工业产值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强度为9kg;排放废水中氨氮为2.1万吨,占全国工业氨氮总排放量24.2万吨的8.7%。
随着落后产能的不断淘汰,科技进步以及原料结构调整等因素,造纸行业单位产品能耗、万元工业产值新鲜水用量与废水排放量、COD与氨氮排放强度等指标持续下降,造纸行业总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拐点已基本显现。
当前,造纸行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原料资源不足,对外依存度高。2013年,进口纤维原料占总用量的42%,其中进口木浆16%,进口废纸浆26%。只有极少数企业其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与国际接轨,而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能效不高。造纸工业绿色发展的理念有待深化,节能减排技术工程设计创新不足。
2020年基本实现绿色发展
课题组调研指出,当前,适合我国造纸工业绿色发展的、与国家排放标准对应的最佳技术尚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同时资金支持强度明显不足。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的环保绩效差异大,企业间存在不公平竞争的状况明显,影响了造纸工业绿色发展。
为此,课题组提出,到2020年,我国制浆造纸企业将基本上完成绿色发展任务,在原料结构、生产过程、产品应用等方面都基本实现绿色化。主要产能的生产装备实现现代化,并以国产装备为主;对环境的影响基本消除,与环境协调发展,废水、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最低,进入一个平衡点(单位产量的污染物排放量达到环境允许值);与资源协调发展,国产纸和纸板回收率达到50%以上,废纸制浆达到用浆总量的70%,木浆比例进一步提高;一半以上的大型制浆企业完成从单纯制浆厂到生物精炼厂的过渡。
预计到2020年,造纸行业吨纸浆平均综合能耗达到320kgce,吨纸及纸板平均综合能耗达到480kgce,吨纸浆、纸及纸板平均取水量达到60m3,分别比2010年降低18%、22%、18%。
预计到2020年,造纸行业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为80万吨,比2010年的95.2万吨降低16%,预计比2015年的85.6万吨降低7%;造纸行业氨氮排放总量为2.03万吨,比2010年的2.5万吨降低18.8%,预计比2015年的2.25万吨降低10%。到2025年,完成从世界造纸大国向世界造纸强国的过渡。
工程科技战略目标明确
课题组提出了工程科技方面战略目标:加快研发并成功应用现代清洁制浆造纸技术与装备,特别是节能、降耗、减排、高效的现代技术与装备;废纸造纸等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新技术与装备;高性能纸基功能材料,以满足现代包装、信息、建筑、电气、航空航天、军工、生物医药、食品、环保、海洋等领域所需要的高技术新材料;制浆造纸过程生物技术,使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过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方面发挥作用;高效利用植物纤维资源的复合型生物质精炼技术。
课题组提出了造纸工业绿色发展基本对策与建议。重新认识造纸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不要用“污染”作为造纸工业的标签;要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完善相关产业政策;科学、客观地修订我国造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标准的制定要重点关注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例如AOX;要建立绿色制造的技术体系结合排放标准发布最佳实用技术和最佳经济可行技术,让企业有技术可循;提高造纸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水平,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加强排放标准执行情况的调查,并提高执法力度;建立造纸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制度;不断实现资源的高效高值化利用,完善制浆造纸产业链。
原标题:甩掉污染标签 造纸工业绿色发展可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