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分析师袁理5月12日发布研报称,环保行业正在出现的重要变化,社会共治诉求、质量改善目标导向将使得基于互联网框架下的环境监测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第三方检测的兴起成为必然;行业的市场化步伐将会加快,企业、地方政府将更注重治理结果而非投资成本,具备技术、运营经验的企业将更有优势。建议关注:高能环境、聚光科技、环能科技等。
以下为研报内容:
通过2015年5月6日至8日进行的环博会,我们对于行业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对于“十三五”政策的前瞻,我们在《政策思路转变催生行业新机遇》报告中进行了梳理,本报告主要整理土壤修复、海绵城市、污泥处理行业的投资要点。
土壤修复空间巨大商业模式待明晰:根据估算,大约30%以上的搬迁企业都存在污染问题,保守预测,目前全国工业污染土壤修复所需费用约为3000 亿元,2014-2020 年国内土壤修复的总的市场规模将超6000 亿元。场地修复项目是土壤修复的主题,占比约为57.8%,矿区修复项目数量其次。在修复工作前期,场地调查能力十分关键,准确的场地调查可以显著降低项目执行的风险。
海绵城市通过模拟自然,用分散的小规模控制措施在源头上来管理雨水,对比以往普通的快排模式,海绵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雨水的下渗减排和集蓄利用。与快排模式的雨水径流总量超过80%相比,海绵城市的雨水排放率不超过40%。海绵城市在规划上主要需要参照以下四个目标:总量控制、样值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污染控制。
水十条要求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 2017 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2020年底前达到90%以上。在处理技术方面,填埋对于那些含有害物质较严重的污泥来说不可取。焚烧需要周边热源配套协同处置来体现经济性。好氧发酵产出的有机肥能解决土壤板结问题但不适用于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污泥处置。热水解厌氧消化的一次性投入较高,但资源化产品如沼气收入可以覆盖运营成本。
近期观点:次新股相对强势,在现有发行体制下,新股的价值发掘体现在上市后,预计未来表现仍将持续。环保行业正在出现的重要变化有四点,一是社会共治诉求、质量改善目标导向将使得基于互联网框架下的环境监测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第三方检测的兴起成为必然。二是行业的市场化步伐将会加快,企业、地方政府将更注重治理结果而非投资成本,具备技术、运营经验的企业将更有优势。三是未来的治理需求将从点源转向面源,从一次污染防治走向二次污染防治,从单个污染物控制走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环保的需求将是全方位的,催生出市政、工业、生态修复、河道治理、景观建设等一体化打包解决能力的环境服务商。四是面向保护人体健康的环境保护产业将逐渐兴起。细分行业上,建议关注重金属、VOCs监测、污泥、黑臭水体治理、危废、土壤修复。
在环境压力长期存在的情况下,2C 领域的环境服务产品需求将不断释放,市场空间巨大。碧水源、天华院、富春环保、高能环境、聚光科技、环能科技、巴安水务、蒙草抗旱等长期逻辑成立的公司在估值回落后出现布局机会。
原标题:掘金“水十条”之环保监测:第三方检测兴起成为必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