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水污染本质上是“公地悲剧”,要从根本上治理水污染,首先要改变生态环境无产权的经济制度基础,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要素引入市场。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十个方面部署开展防治行动,被称为“水十条”。“水十条”为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水生态文明建设勾勒出了清晰的路线图。其中,既有严格环境执法监管这一堵的措施,也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这一疏导机制;既有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的治标之举,也有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强化科技支撑的治本之策。笔者认为,既然零排放难以实现,就应立足于疏导,减少排放。所谓疏导,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借助价格的杠杆功能,把企业引导到转型升级上去、把资本吸引到节能环保和治污产业上去。
价格是一种杠杆,可以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价格也是一种信号,具有超前性、预测性,可以推测出某种经济现象的发生。比如提高工业用水价格,采取体现水资源稀缺性的阶梯价格,提高成本、降低利润,逼迫工业企业减少用水、循环利用、寻找替代品,直至转型升级。与此同时,还能催生水污染处理等新型环保产业。如工业用水对水的要求低,污染水经过一定的处理完全可以实现循环利用,如果工业用水价格足够高,污水处理循环利用就能获得市场空间,从而解决部分污水处理厂沦为摆设的问题。
同时,应进一步推动水价改革,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水资源费、自来水费、污水处理费、排污收费在综合水价中的结构,逐步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价格听证制度,形成水价管理的公共决策机制和价格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价形成中的作用,根据发展需要和水环境实际支撑能力,实行阶梯式水价、超定额用水加价等制度,确定再生水价格,鼓励中水回用,严格用水收费制度。当然,水价的上涨会影响到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但是拼价格的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本身就不是推动转型升级的对象。因此,水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应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充分考虑资本的逐利本性,借助价格杠杆撬动资本的利益驱动。
【延伸阅读】
水十条强势出击 水务市场再掀波澜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正式印发
原标题:防治水污染应 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