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十条提出了取缔十小企业、整治十大行业、治理工业集聚区污染、红黄牌管理超标企业、环境质量不达标区域限批等238项强有力的硬措施。多家券商看好水十条的落地实施将为水务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会为水处理行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甚至将迎来新一轮的环保盛宴千呼万唤中,《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

首页> 水处理> 市政污水> 市场> 正文

“水十条”带来新商机 企业将成水污染防治主体

2015-05-06 09:23 来源: 法治周末 作者: 汲东野

“水十条”提出了取缔“十小”企业、整治“十大”行业、治理工业集聚区污染、“红黄牌”管理超标企业、环境质量不达标区域限批等238项强有力的硬措施。多家券商看好“水十条”的落地实施将为水务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会为水处理行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甚至将迎来新一轮的环保盛宴

千呼万唤中,《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已于近日颁布。

新政落地后,市场普遍反映良好。长江证券分析师邓莹分析,截至2015年4月24日,环保行业月度涨幅为11.99%,水务板块为15.53%,与“水十条”相关的污水处理行业尤被看好。

综合多家机构发布的关于“水十条”政策落地的研报,法治周末记者发现,多家券商看好“水十条”的落地实施将为水务板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会为水处理行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甚至将迎来新一轮的环保盛宴。

水务产业中涉及工业污水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可再生水以及水环境监测产业将出现重大利好。

亦有券商预测,2015年水处理的投资将是环保行业贯穿全年的主题。

据预测,“水十条”的实施,可拉动GDP增长约5.7万亿元。

企业将成水污染防治主体

环保部运用国际通行的模型对“水十条”实施的影响做了预测评估:“水十条”的实施,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5.7万亿元,累计增加非农就业约390万人,使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增加2.3%,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预测,到2020年,完成“水十条”相应目标需投入资金超过5万亿元。同时将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1.9万亿元,其中直接购买环保产业产品和服务约1.4万亿元。

截至2015年5月1日,百度市值为708.25亿美元。法治周末记者测算,“水十条”的实施将在未来5年使环保产业新增产值多于目前4个百度的市值。

吴舜泽表示,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比较良好。

“水十条关注的是中国整体情况,在细分行业中,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同等受益,对那些专注环境综合治理的企业是重大利好,而以局部某点治理为市场的高技术企业,或许促进作用不大。”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介绍说。

【延伸阅读】

水十条强势出击 水务市场再掀波澜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正式印发

有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8月,我国环保产业从业机构约有2.4万家,年营业收入约为3万亿元。按照此前有关部署,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4.5万亿元,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没有产业介入,环境治理很难真正落地。”傅涛指出,“今后政府将更多提供产业采购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这将使中国环保产业指数级增长”。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分析认为:企业将成为水污染防治的主体。环保部门今年为水污染治理支出大幅缩减,政府部门倾向于成为管理者和监督者,治理投入则主要依靠社会资本。

环保部也表示,实施“水十条”资金需求巨大。在积极发挥政府规范和引领作用的同时,必须用好税收、价格、补偿、奖励等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铁腕治污促使产业升级

“水十条”的实施将带动环保产业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将加速污染企业的产能升级及淘汰落后产能。

“水十条”作为向水污染宣战的行动纲领,对工业水污染治理、城镇水污染治理、农业污染治理、饮用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确保任务目标的落实,“水十条”提出了取缔“十小”企业,整治“十大”行业、治理工业集聚区污染、“红黄牌”管理超标企业、环境质量不达标区域限批等238项强有力的硬措施。

其中,“十小”企业是指,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十大”行业是指,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行业。

工业集聚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

除此之外,为了能够推进治污措施的落实,“水十条”统筹并充分调动了包括环保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计委、海洋局等十余个部委的力量,形成“九龙”合力治水。

在“水十条”在每项具体工作后,都注明了牵头单位和参与部门。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研究员李叙勇曾对媒体说:“水污染防治不是单个部门能够搞定的,是需要多部门联手的机制,同时把治理的力量放归市场,让政府、市场、民众协同参与。”

湖南省岳阳智瀚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从事污水处理相关行业已有9年,“水十条”的发布对他触动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水十条’提出要‘强化科技支撑’,二是要‘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延伸阅读】

水十条强势出击 水务市场再掀波澜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正式印发

杨猛说:“唤醒公众对环境的重视,才能形成最严厉的社会监督。”让“水十条”的铁腕治污措施真的硬起来。

“强化科技支撑这一行动要求我觉得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做企业污水处理项目时,我发现企业治污的一个困局,就是成本太高,很多小企业无法承担前期的治污投入成本。所以,我认为大力进行相关环保治污技术的研发是很必要的。”杨猛说。

杨猛曾经为一个小的腌制食品生产公司设计过污水处理项目,如果使用国内的治污技术,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预算将会是30万到35万元人民币,而这是这家小食品公司所无法承担的;后来,杨猛找到了一家国外实验室的治污技术,项目成本降至18万元人民币,但是仍会让这家小食品公司倍感吃力。

“如果承担不了这笔治污费用,这种小企业只有关门不做了。”杨猛说。

为了实现“绿水常在”的目标,“水十条”的杀手锏之一便是强调必须严格执法严格监管,对环保违法行为“零容忍”。

在环保部提供的一份资料上显示,环保部对违法排污及拒不改正的企业按日计罚,依法对相关人员予以行政拘留;对涉嫌犯罪的,一律迅速移送司法机关。

“水十条”提出,要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污染企业退出,城市建成区内现有污染较重的企业应有序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副巡视员陈永清表示,从2016年开始,环保部将定期公布黄牌、红牌企业名单,对超标超总量的企业“黄牌警告”,对于整治后仍然不能达标且情节严重的企业,要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

在李叙勇看来,把重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留下高附加值、注重技术研发的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就是逼着产业进行升级,提升技术。

吴舜泽曾向媒体介绍,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的问题,必须在经济发展中、生产消费中解决,要源头减量,全过程管理,倒逼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绿色循环发展。

他认为,“水十条”中倒逼转型或者优化经济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抓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比如取缔一批“十小”企业,重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突出京津冀。

二是强调节水减污,源头减量。坚持节水就是减污,把再生水提到比较高的地位。尤其在京津冀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大量再生水没有得到很好利用。

三是“水十条”把提升技术水平也看得比较重,这是促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根。在有关措施里面提了“领跑者”制度,鼓励单位生产产品或者单位产值的节水环保指标比较先进的企业,给予激励和奖励,推动企业往前跑。

四是强调调整产业结构。以总量控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比如根据环境承载能力调整产业结构,要求根据地方能容纳污染物的承受力来自主地、提前调整产业结构。

五是调整产业布局。“水十条”当中专门讲到稳定和扩大生态空间的问题,这其中也包含调整布局的协同效益问题。

【延伸阅读】

水十条强势出击 水务市场再掀波澜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正式印发

不同于“大气十条”的机制

从“水十条”的内容高度和全面性来看,有人将其称为水污染治理行业的行动纲领。

傅涛曾参与“水十条”征求意见稿草拟工作。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水十条”有很多的亮点,他最看重的还是它对新机制的探索,包括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这十六个字构架了一个不同于“大气十条”的机制,变成政府和企业共同来施治,公众来参与,强调了市场机制的引入。

具体来看,1.5万多字的“水十条”,包括了10个行动方向,35条具体的行动计划,76项238个具体措施,且各项措施都落实到了相关部委身上,其中有36项由环保部牵头或独立负责。

这“10个行动方向”包括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等。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水污染情况触目惊心。

据监察部的统计显示,近10年来我国水污染事件高发,水污染事故近几年每年都在1700起以上。全国城镇中,饮用水源地水质不安全涉及的人口约1.4亿人。水利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水库水源地水质有11%不达标,湖泊水源地水质约70%不达标,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约60%不达标。

“水十条”的发布为改变目前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触目惊心的水污染状况,设计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推动水污染治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水十条”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

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

【延伸阅读】

水十条强势出击 水务市场再掀波澜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正式印发

原标题:“水十条” 带来新商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