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或称《水十条》已在年前获得国务院常委会通过,有望在下月出台。据测算,“水十条”投资将达两万亿元。
环保部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国70%的河流湖泊受到严重污染,十大水系、62个主要湖泊分别有31%和39%的淡水水质达不到饮用水要求,3.6亿民众缺乏安全的饮用水。唯一专注于城镇供水安全,致力于推进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水业交流平台---UWT中国城镇水展更是顺势而为,将于2015年9月23-2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
近期,中国城镇水展组委会代表专程拜会了上海市排水管理处周宇处长,周处长从行业管理、区域管理的角度专业介绍了目前排水行业的热点问题:
1、防汛标准提升
国家发文要求上海的防汛标准由一年一遇(降雨强度标准为36毫米/小时)提升到五年一遇(降雨强度标准为58毫米/小时),现在的热点是在做提标的规划, 就涉及到管道改造和工程提标。上海主要技术问题是要在苏州河等骨干河道下面建设深邃,这个的投资是很大的,这与市政管网的建设也有着密切关系。上海本地6-9月为防汛期,将建设8-11米口径的深隧,用于超标雨水和初期雨水收集,加强雨污管道的分流处理,提高防汛能力,抵御能力36毫米/小时。
2、海绵城市建设
国家在推荐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减少地表径流,以减轻防汛压力,增加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要求,经研究,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直辖市每年6亿元。具体如下:中央财政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一定三年,具体补助数额按城市规模分档确定,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3、污水处理
全国都在紧锣密鼓开展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未来三年内,上海投资规模近100亿元。另外,对污泥合理处置非常重要,上海目前更多污泥是填埋,污泥无害化利用程度还需要加强。污泥再利用会有劣质煤的功效,上海已经在建污泥焚烧厂,将要实现由传统掩埋到高效利用的转型,比如焚烧处理,热能利用等。
4、智慧水务
智慧排水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目前,上海在管网的信息化建设方面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包括铺设积水点监控,实时报警系统。同时,科研联合我们在做课题性研究,包括智能模拟等,提高排水系统的动态、应急、综合管理。因此,提高国外先进技术的引入、吸收、创新、再利用程度,提高自身产品技术的竞争能力,利用非开挖、新材料等水处理的新工艺方法,加强平台、管理体系建设,协调各部门、区分油气管道的铺设,提高综合的社会利用价值是必然的发展方向。随着城市的建设、行业的发展、更多的企业会走出去,挖掘市场潜力,提高竞争优势。
最后,周处长对上海目前整体排水防汛能力现状做了简单介绍:总体上讲,上海本地的排水系统建设及防汛能力还是比较好的,中心城区有200多个排水系统建设完成,但是也要看到防汛能力还不能完全达到中央政策的要求,目前的262系统中,只有3-5个符合五年一遇的国家最新要求,未来十年要实现全面改造。污水处理方面,亚洲最大污水处理厂——白龙港,处理能力达到280万立方米/天,污水处理的标准受地理位置和客观情况的影响较大,因此政府投资的价值和效益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客观情况。雨水收集利用要因地制宜,考虑当地实际和价格体系,在水源和水质方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政府在上海临港设立示范区,试点要转变思路,统筹体系,提高投资利用价值。
珍惜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保障水安全,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等行业相关组织的共同努力,比如监管委、绿化局、房地局、水务局、设计规划院、建设公司、相关产品生产研发企业等都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及最新解决方法,了解更多的新产品新技术,并积极推进新产品技术的应用,助力水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UWT2015 中国城镇水展将倾力打造行业高端交流平台,同期会议2015世界水务协会上海年会暨国际建筑给水排水高峰论坛、2015年(上海)国际塑料管道交流会及2015智慧城市水资源高峰论坛暨给排水工程师大会等相关活动,与您相约9月上海!
原标题:2015排水行业新热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