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修订的《环保法》在2015年开始执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制药工业转型升级成功的关键指标之一,制药工业的环保门槛日渐提高,面对“史上最严”环保法规,制药企业的环保出路又在哪里?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化学制药协会环保项目专家张道新先生,与笔者分享他多年来致力于制药工业环保事业的经验与感受。我国已经是世界化学原料药(包括化学药物中间体)生产和出口国大国,抗生素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原料药及中间体种类齐全,价格低廉,极具市场竞争力,然而原料药产业能耗大、污染重,全国各地环境污染问题频出,中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成了世界廉价原料药的&ld

首页> 水处理> 市政污水> 评论> 正文

污染非一日之寒 治理之路漫漫

2015-02-12 10:27 来源: 弗戈工业在线 作者: 胡静

随着新修订的《环保法》在2015年开始执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制药工业转型升级成功的关键指标之一,制药工业的环保门槛日渐提高,面对“史上最严”环保法规,制药企业的环保出路又在哪里?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化学制药协会环保项目专家张道新先生,与笔者分享他多年来致力于制药工业环保事业的经验与感受。

我国已经是世界化学原料药(包括化学药物中间体)生产和出口国大国,抗生素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原料药及中间体种类齐全,价格低廉,极具市场竞争力,然而原料药产业能耗大、污染重,全国各地环境污染问题频出,中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成了世界廉价原料药的“代工厂”。随着新修订的《环保法》在2015年开始执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制药工业转型升级成功的关键指标之一,制药工业的环保门槛日渐提高,面对“史上最严”环保法规,制药企业的环保出路又在哪里?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化学制药协会环保项目专家张道新先生,与笔者分享他多年来致力于制药工业环保事业的经验与感受。

制药行业基本情况

制药工业按国民经济来讲,主要分为7个子行业:原料药、药物制剂、中药饮片、中成药、兽药、生物医药和卫生材料,而在这7个子行业中,污染最严重的是化学原料药生产。张工指出,尤其是一些生产医药中间体的小企业,既不属于药物生产监管范围,也不属于化工行业领域,处于管理的空白区。张工分享了一些行业数据:“从往年的经济统计数据、环境统计数据以及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来看,医药制造业工业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不到3%,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COD排放总量也各占全国不到3%。“根据医药行业往年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物制剂生产产生的污染负荷,约占全行业的80%,而化学原料药生产产生的污染占据了绝大部分。”2014年废水国家重点监控企业4001家,其中医药制造业118家,约占2.9%;所有被纳入国家重点监控的制药企业都是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

因而,业内在谈及制药行业污染治理难题时,多指化学原料药生产的污染与治理,所以化学原料药生产也是我国环保专项整治活动的重点。张工说:“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化学制药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球常用的化学药物约为1850种,中国化学制药企业生产的化学原料药可达1783个品种,是世界主要生产国之一,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等微生物发酵生产的药物产量和产能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物中间体年产量近200万吨。然而大宗的化学原料药,尤其是抗生素类的产品,由于污染治理成本高,环境代价大,发达国家逐渐将这些原料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如今世界上两个化学原料生产大国——中国和印度,都是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

化学原料药生产污染的特点与污染治理状况

化学原料药生产工艺主要使用化学合成技术和生物发酵技术,有的产品还可能用到动植物提取工艺。“原料药的生产主要由以下几个特点:工艺路线长、过程复杂,控制条件也非常苛刻;在投入产出方面,投入物料种类数量多,然而成品转化率极低;原料药企业一般都是能耗和水耗大户;污染物产生量大,由于单类物料数量少,又由于成分复杂,一般难以资源化,使得终端治理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张工总结说到:“原料药企业废水处理成本在约在10~60元/吨,有的甚至更高,这对于一般企业来说是沉重的负担。”

化学原料药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废水、废气、粉尘、高浓度废液、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噪声等等。废水、危险废物(菌渣污泥)、废气的高额治理费用和较高的运行成本如同压在企业头上的三座大山。张工重点介绍了废水的相关情况,企业的终端废水是各类产品废水的混合体,几乎融入了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全部物料的成分,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产物成分(包括中间体和未知物),一般都具有生物毒性、高盐、高氨氮和高pH值的特点,且废水排放水质水量不均衡、无规律,而且废水水质与水量还会随着生产产品与产量的调整而时常变化。

张工介绍,企业废水治理工程设施的建设,一般都是企业初建时“三同时”的产物,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都严格地执行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的严格规定。当然,也确实发现过因为建设资金不足,而导致“三同时”执行未能全部到位的问题。

化学药品原料药生产产生的废水的处理技术和方法,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3种,有的企业的废水水质复杂,还要用到电催化、芬顿氧化、功能菌,甚至采用超滤纳滤技术。目前国家《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pH值、色度、悬浮物、BOD5、COD、氨氮、总氮、总磷、总有机碳、急性毒性等25项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做了规定,实际上,废水中的污染物因子远不止这些项目,有的地方标准开列了60多项污染物。然而,即使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治理难度大,目前的技术能力还是能够解决这些污染治问题的,问题的关键是看企业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高额的运行成本。

张工总结了目前中国化学原料药行业所面临几个问题。

•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生产过剩,而低端产品扩大再生产的建设项目依然投资热,而且在向经济不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这样的结果,对于危危可及的脆弱的生态环境存在被破坏的潜在风险,对于市场来讲会造成更为惨烈的价格竞争,因而也会引发企业为生存而治理不到位的现象。

•老企业原有的污染治理设施处理能力,达不到趋严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企业缺少事故排放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一旦出现事故排放,原处理设施没有能力应对,就会出现违法超标排放。

•企业废水均质调节能力建设不足,因产品产量变更引起的污染负荷的变化超出原处理设施的处置能力,往往会出现违法超标排放。

•各地不断出现的限抗令,限抗常态化的趋势,对于行业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

对于时有见报的企业超标排放、超出环评批复生产品种和产量的问题,以及危险废物的管理问题等,张工介绍说:“大中型国有企业一般是不会有意超标排放的。它们一般不是国家重点控制企业,就是地方政府重点控制企业,一般都安装在线监测仪,而且还有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在这样的环境下,谁会做那样的蠢事呢?!但是正如前边谈到的,由于老治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与不断提高的排放标准的不匹配,以及事故排放应急处置能力不足,难免会出现一小段时间超标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往往也折射出企业生产管理与污染治理管理之间的沟通协调问题。至于超出环评批复的问题,一般和国内建设项目管理不规范有关。过去我们常常听到边设计、边施工、边办手续的三边说法,不科学,不规范,但是却被作为亮点宣传。从另一方面讲,即使建设项目是按照规范走的各项审批程序,然而从头至尾一成不变的项目实不多见。牵涉到产品产能的变化的,必须要先到环保主管部门作变更申请。然而见惯了后补手续的事情,往往会走完事一快儿补办的做法,这要是遇到重点检查,毫无疑问被抓住。当然不能否认企业的守法意识存在问题,但是确实也是存在决定意识的反应。至于危险废物的管理等,一方面与企业的管理不到位有关,另一方面,与国家有些政策有关。比如把抗生素菌渣、维生素和氨基酸生产发酵菌渣不适当地都归入危险废物范畴管理,由于菌渣量较大,国家又没有足够的接纳的资质单位来处置这些菌渣,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而即使有能力全部焚烧掉,焚烧处置费用大约要80亿元,而且会产生二氧化碳94万吨,二氧化硫6.2万吨,氮氧化物11万吨,残渣4.6万吨。故在行业中有‘烧不了、烧不起、了不得’的说法。”

治理之路任重而道远

由于经常参加不同部门组织的环保专项会议,张工也在很多场合了解到一些前瞻性的先进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非常了解会员单位污染治理的难度和节能减排任务的艰巨,正在积极谋求实现先进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把为行业为企业服务做到实处。”

随着膜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膜技术逐渐在制药废水处理中取得一些成功的应用。张工表示:“膜技术是当今先进的分离技术,但是任何先进的技术也有它适用的范围;膜技术的推广使用一是应对症,二是要有消费能力。比如膜技术应用于废水的处理,虽然能够彻底地净化废水,但是要用到超滤、纳滤,甚至反渗透,成本会很高,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承受的了的。我见过一个开发区的污水处理场,由于区内企业排放废水处理难度大,引进了纳滤被处理技术,虽然达标了,但是运行成本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膜技术在制药行业已经得到了应用,比如发酵菌液的分离,据企业反映效率高,是很好的技术。”

正如张工所言,制药废水的处理难度并不仅仅体现在处理工艺和技术上,环保设施初期投资和运行处理成本往往是药企关注的重点,因为难以承受的环保成本,一些药企采取污染搬迁的策略,转而在经济不发达、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投资建厂,虽然当地有能源和农副产品的优势,但是公众的关注和当地环保管理的趋严,这些企业也是如履薄冰的过日子。随着2015年新环保法的实施,在严格的监管环境下,环保设施不完善的药企、没有经济能力支撑污染治理成本的企业,将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

如何做好污水治理工程

根据以往企业废水处理工程的中的问题和经验,对于如何做好废水处理工程,张工建议:

“一是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采用环境友好工艺,做好源头消减,把不该进入废水水体的废弃物单独收集处理,减少废水的污染负荷;二是建设好足够用的事故排放池以及有较大调节能力的均质池,以满足事故排放和产品产量调整引起的污染负荷的波动的均质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采用环境友好工艺,对于减少污染,减少能耗物耗,提高产量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酶裂解法环境友好工艺生产6-APA,单位产品COD产生量减少42.86%,氨氮减少9.15%,总P减少100%,原辅料消耗减少65.86%。”

张工指出了一系列当今废水处理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制药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经过一段时间后都有可能变成了耐药微生物,在经处理后排放的废水及污泥中都存在这这种耐药菌,耐药菌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影响不容忽视。”

“所以,要做好制药企业的废水处理工程,一定要有系统的观点,要考虑废水资源化,还要有生态的观点,才能做好。”张工总结说道。

关于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的《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文件,张工表示:“第三方政策的正式出台,将更好地推动我国污染治理工作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此前,业内也曾有过少量成功的案例。由于传统的技术保密的观点,以及目前第三方市场的尚不规范,一旦出现问题,对于第三方顶多是有限责任,对于制药企业却是生死攸关。所以这一政策的推进尚需时日。但是,第三方投资,建设满足药厂废水处理的专门污水处理厂,特别在药企集中的工业园区非常有前景,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环保重复投资,还可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和效率,应该说专业化的污染治理将是未来的趋势。”

后记

“企业要严格自律”是在采访过程中张工反复提到的协会领导倡导的观点,“希望企业收集国家与企业所在地和企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文件,把它们吃透,做到严格依法生产经营。”多年的工作中,张工看到了一些企业,由政府要我做环保改变为我要做环保,看到了国营大中型企业在污染治理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艰难的污染治理路程,看到了企业把环保也摆到了企业生命线的位置上,深深感到了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环保意识的提高。

“如今的制药企业与改革开放初期的状况是天壤之别,这些年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生产环境大大改善。企业在劳动环境和企业外环境的保护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首要的是要保护好企业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一般来讲,工作环境搞得好的企业,污染治理也做得比较好。我们在国家水专项课题调研以及在综合经济名录课题的调研中,调研了诸多的企业,看到了对环境负责任的企业领导人对于以往环保执法环境的忧虑。他们表示,他们希望各地政府严格公正执法,不给不尊重法律的企业违法的机会,希望公众的监督,共同创建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其中一个企业领导人自律的语言代表了行业的心声,‘药厂是生产安全可靠的药品来治病救人的,是积德的事业。’‘做好积德的事业,不留下缺德的后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以子孙后代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环境保护也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善的事业,两者的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一致的。治病救人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是行业和社会的主流。”

原标题:污染非一日之寒 治理之路漫漫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