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在煤电升级改造的第一次考核将近,届时会公布各省(区、市)、中央发电企业改造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计划》的安排,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任务考核办法,每年对上年度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除了公开考核情况外,国家能源局还会公开每年度各类型燃煤发电机组能效最优和最差、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最优和最差名单。
主管部门希望通过推进信息公开和严格目标任务考核来督促地方和企业完成减排改造任务,为观望中的地方和企业施加压力。
发电企业的负责人则认为,考核和通报只是一个手段,如果没有适当的配套政策支撑,还是很难深入推进改造的。“面包加料,也应该允许适当加价”,业内人士呼吁,政府应该抓紧提供政策配套,实施政策引领,对改造企业予以适当的补偿或鼓励。
此次考核之后,发电企业要在接下来这一年完成相当部分规模装机的改造任务。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反思这一行动计划有何瑕疵,如何更好发挥这一行动计划对企业以及行业的指导,最终推动这一计划得到落实。
主管部门在行动计划中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包括推行节能减排发电调度、实行煤电升级改造与新建项目挂钩、完善价格税费以及拓宽投融资渠道。但是这些政策都仰仗地方政府来出台和实施。
行业此前已经建议出台扶持和配套政策,我们梳理发现这政策并建议一共分为四类。第一类给予试点企业一定的环保技改资金补助,减轻企业投资成本压力。第二是配套出台延期超低排放环保电价和热价的补贴政策,弥补发电企业由此增加的成本。三是经信部门和电网分配政策电量计划和日电量曲线时,应当优先满足超低排放机组发电,从而实现节能减排效果最大化。第四类政策则是对超低排放机组的排污费减半征收。
而现在考核已经在半途,而相关的地方政策却迟迟未落实,令人着急。
一家发电企业的负责人说,以30万千瓦机组的超低排放设备为例,其核心技术是二氧化硫治理后的尾气湿电除尘,30万千瓦机组的湿电除尘设备费用在1000万元左右,60万千瓦机组的费用在1500万元以上。再加上脱硫设备以及脱硝装置,据行业人士估算,平均一台机组改造投入约为9000万元到1亿元。按照上述发电企业的规模,那意味着要在这一块投入100亿元,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这是难以承担的负担。
这些政策空档期,企业一边要应付考核,另一边则要花力气推进改造,还要游说政府给予扶持。在主管部门制定行动计划之时,应当征求地方政府意见。在新技术尚未普及推广之时,尤其需要财政资金补贴尽社会责任的企业。如果中央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配套能更衔接一些,那么在国家出台行动计划之时,地方就可以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减少企业游说的成本,也降低企业的前期投资和运行成本。
事实上,做好相关的衔接也十分现实。在国家政策出台前,大部分省区均有相关的示范项目,通过这些示范项目就可以清晰测量改造项目应获得扶持和补贴的力度。
国外治理环境的一些做法尤其值得主管部门参考。英国1956年的《清洁空气法》明确,在控烟区内改装炉灶的费用分担比例为30%自理、30%由地方政府解决、40%由国家补助。2009年英国政府又投入近1亿英镑设立绿色公交基金,鼓励公交车采用低排放技术。
除了地方的扶持外,此前曾有环保部官员说,目前分散在各部门的节能环保专项资金约有一二十项,基金碎片化使得各自发挥的作用较小。那么我们更应该从国家层面上整合各种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形成合力,从宏观战略层面部署资金的使用方向,充分发挥这些资金的节能减排效益。
由此可见,我们并非缺钱,缺少的更清晰和衔接的政策配套。
原标题:超低排放,不缺钱缺配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