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城镇污水处理行业仍存在污水配套管网建设相对滞后、设施建设不平衡、部分处理设施不能完全满足环保新要求、污水再生利用程度低、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不足等问题,污水处理行业仍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
1、国家的政策支持及产业规划,为污水处理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加快建设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改善水环境质量,201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到2015年,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和县城具有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高,其中城市污水处理率从2010年的77.5%提高到85%,县城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7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30%;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城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一年以上的,实际处理负荷不低于设计能力的60%,三年以上的不低于75%。要求到2015年前,全国将投资近4,300亿元用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其中1,040亿元新增污水处理规模4,569万立方米/日,2,443亿元新建配套污水管网15.9万公里,137亿元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2,611万立方米/日,从而为污水处理行业带来了广阔的行业市场前景。
2、污水管网建设加速,企业污水处理产能利用率将有效提高
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现存的主要问题即城市配套管网不到位、污水收集效率不高,而管网配套不足则会造成污水处理设施缺乏足够的上游进水,产能利用率低。“十二五”期间国家要求加强配套管网建设,将有效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增加污水处理量,从而实质性增加污水运营企业的结算收入,提高盈利能力。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建设城镇污水管网,全国城镇污水管网将从2010年末的16.6万公里增长到2015年的32.5万公里,增长率达95%。上述规划的设施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污水处理产能利用率,有利于污水处理行业的持续发展。
3、排放标准的提升,为现有的污水处理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以及居民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提高势在必行,因此,未来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均面临提标和升级改造,如除臭改造,强化脱氮除磷功能,污泥稳定干化,出水水质提升至一级B、一级A甚至更高的标准等。未来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进一步提升以及随之而来的提标改造进程,为现有的污水处理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在我国出台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中,也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并在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范围内城镇拟投资137亿元用于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2,611万吨/日。
4、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快,专业污水处理企业优势凸显
为确保“十二五”目标的实现,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明确行业竞争在成本监审、招投标、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政府将更加积极地引入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随着更多的城镇污水处理的建设和运营市场向社会资本开放,专业的污水处理企业将凭借其在机制、技术、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5、价格机制日益完善,有利于污水处理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各地方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相关的污水处理费征收办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向排放污水的单位和居民收取污水处理费,但普遍存在收费不到位、收费标准低于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成本等情形。
为促进行业的市场化规范发展,未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将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并逐步将污泥处理成本纳入缴费范围,加强对自备水用户污水处理费的征收管理,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提供经费保证;要求将污水处理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当出现收取的污水处理费不足以支付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成本的,地方政府给予补贴,确保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维护和运行的正常进行。
因此,行业价格体制的日益完善,将进一步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化进程,提升政府对污水处理专业化服务的付费能力,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运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污水处理设备市场分析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延伸阅读:
2015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年污水处理行业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原标题:2015年中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容量与发展潜力分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