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湿地,首先必须守住8亿亩的湿地面积红线,权衡湿地保护与农业开发的关系,优化湿地空间格局,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得以最大发挥;第二要进行统一的湿地规划和优化管理,合理分配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建立湿地生态用水保障机制;第三要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采取相应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进行全国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湿地生态系统与功能 “地球之肾”“生物超市”古老的人类多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诞生、演化和传承都离不开湿地,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择水而居、依水而兴”的

首页> 环境监察> 人物> 正文

与姜明老师面对面:保护“地球之肾”可否远离雾霾

2014-08-19 10:13 来源: 中国生态修复网 作者: 隋海君

保护湿地,首先必须守住8亿亩的湿地面积红线,权衡湿地保护与农业开发的关系,优化湿地空间格局,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得以最大发挥;第二要进行统一的湿地规划和优化管理,合理分配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建立湿地生态用水保障机制;第三要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采取相应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进行全国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湿地生态系统与功能 “地球之肾”“生物超市”

古老的人类多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诞生、演化和传承都离不开湿地,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择水而居、依水而兴”的历史。

湿地被誉为 “地球之肾”,在雾霾袭城的今天,择湿地而居可远离雾霾的言论被许多人认同。这种言论是否正确?人类应怎样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越来越紧缺的湿地资源和湿地生态?本刊编辑与在湿地生态方面有颇多研究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姜明研究员进行对话,以期提高公众的湿地意识,共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记者:我国已经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共46处,能否请您举例介绍一下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和功能?

姜明:自我国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后,我国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共46处,覆盖的面积达到400万公顷,对我国湿地保护及生态功能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湿地具有的生态功能,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由于湿地具有提供水源地、调蓄洪水、污染物降解、营养物转化等滤过功能,因而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是一个巨大的水分蓄积库,湿地植物可以蓄积大量的水分,同时湿地土壤也可以保持大于其本身重量3-9倍或更高的蓄水量,其草根层和泥炭层孔隙度可达72%~93%,饱和持水量830%~1030%,最大持水量为400%~600%,出水系数为0.5天左右,因此它的蓄水和透水能力较强。

湿地具有的巨大食物链及其所支撑的丰富生物多样性,为众多的野生动植物提供独特的生境,具有丰富的遗传物质,因此湿地被称为“生物超市”。例如一些鱼类可以借助湿地完成产卵并度过幼年期;湿地还可以为许多迁徙鸟类提供停歇、休息和取食的场所。尽管湿地只占地球面积的6%,但在不包括一些未知物种的前提下,它却提供了20%的物种和基因资源。

湿地具有排放及固定温室气体的功能,是二氧化碳的“汇”和全球尺度上的气候“稳定器”, 具有物质“源”、“汇”及“转换器”的功能;同时湿地具有“冷湿效应”,因此目前在全球变化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泥炭地是湿地的主要类型之一,其面积约占全球土地总面积的3-4%,但它却储存了约5400亿吨的碳,分别占全球碳总储量的1.5%,以及陆地植被和土壤中碳储量的25%-30%。

湿地还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由于其具有优美的风光及景色,可为人们提供重要的旅游、休闲场所。湿地还可提供重要的科研基地,为研究湿地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水文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提供重要的科研场所。因此,湿地是可为全球提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极为重要的生态系统。

湿地冷湿效应 清除雾霾也有限值

记者:湿地本是低调的“地球之肾”,但随着近几年雾霾的大面积侵袭,湿地的除霾作用日渐显现。请您谈谈湿地是否可以清除雾霾?它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

姜明:湿地具有一定的清除雾霾作用。湿地一般是指地表积水或土壤水饱和,发育有湿地土壤并生长有适应湿生环境的动植物。从其地表基质来说,不能产生灰尘,因此没有雾霾产生的物质条件,即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湿地由于有湿地植被及地表积水或水饱和的保护,免受大风及水流侵蚀,这也间接减少了雾霾产生的物质条件。比较周边地区,湿地近地层(0.5-5m)具有更强的蒸散发作用,向近地大气层传输丰富的水汽,气温相应降低,湿度增大,称之谓“湿地冷湿效应”。当热温空气经过时,易诱发降雨,进而减少雾霾。

记者:湿地虽有净化空气之效,但是否如此湿地就可以成为逃避雾霾的捷径呢?公众现在追逐的邻湿地而居是否必要?湿地清霾是否也有其环境限值呢?

姜明:湿地具有一定的净化空气作用,但湿地决不能成为人类逃避雾霾的避难场所。湿地由于其优美的景色、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冷湿效应,人类可以邻湿地而居,与之和谐共处。但人们不能占用湿地,过度利用其水资源、生物资源,否则湿地的重要生态功能就会消失。

湿地清霾也是有环境限值的,过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不但会破坏湿地,同时其排放的大量细颗粒物,一旦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就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人工湿地作用显著 管理不当仍可污染

记者:随着全国自然湿地面积的减少和公众湿地生态意识的提高,我国已经开始建造人工湿地来增加湿地面积,保护湿地生态,请问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有何区别?在净化空气方面,人工湿地是否具有自然湿地的相同功效?人工湿地是否存在污染问题?

姜明:根据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各种不同目的和需要,对湿地有不同的定义,目前约有60余种湿地的概念理解。现在被普遍引用的是根据1987年Ramsar公约中对湿地的定义,根据这个公约,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含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

根据这个定义,人工湿地不但包括水库、池塘,还包括水稻田等。广义的人工湿地就是由人工构筑而成的湿地,而狭义上的人工湿地则被定义为从生态学原理出发,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人为将土壤、沙、石等材料按一定比例组成基质,并栽种经过选择的耐污植物,组成类似于自然湿地的新型污水净化系统。

无论是自然还是人工湿地,他们都具有湿地的基本特征,即表面淹水或水饱和、生长水生或湿生植物等,也均具有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净化空气、动植物栖息地、休闲游憩的功能。但自然湿地具有更加复杂的生态系统结构,其功能的稳定性及自调节能力要远大于人工湿地。

而人工湿地由于其建设的特定目标及人为调控,在既定功能上可能超过自然湿地。例如用于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其污水净化能力、对负荷变化适应能力要更强。而从净化空气来说,单位面积的净化效果不会有很大差异。

人工湿地具有独特的吸附、降解和排除水中污染物、悬浮物、营养物,使潜在的污染物转化为资源的过程。但要对人工湿地植物及基质进行很好的管理,否则吸附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湿地植物或底泥将会带来二次污染。

湿地与农业 共同成长的伙伴

记者: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农业”,农田开垦不仅会破坏湿地生态,农田秸秆燃烧还会加剧雾霾,能否请您就“湿地与农业”谈谈您对湿地生态保护的看法与建议?

姜明:2014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农业,共同成长的伙伴”,湿地在淡水循环、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湿地与农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没有湿地就没有水,就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湿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众多改善人类福祉以及减轻人类贫困的服务,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农产品,例如鱼虾、大米、盐、糖、水果蔬菜等,而鱼类是最重要的湿地农产品之一,渔业为全球至少1.5亿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因此湿地一旦退化或丧失,将直接影响这些群体的生存状况。

由于人们的不合理利用,全球近50%的湿地面积丧失,我国湿地退化与丧失情况也很严重,近十年湿地丧失340万公顷;三江平原80%的湿地被转化成耕地,松嫩平原湿地面积也减少了近50%。湿地丧失严重制约了湿地功能的发挥,不利于水安全与区域生态安全。

因此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首先从维护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区域生态安全角度来看,湿地的面积不应减少,必须守住8亿亩的湿地面积红线;同时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出发,耕地的面积应保持一定的规模,这就需要权衡湿地保护与农业开发的关系,优化湿地空间格局,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得以最大发挥。

第二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一的湿地规划和优化管理,合理分配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建立湿地生态用水保障机制。

第三要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针对湿地的不同生态服务功能及威胁现状,采取相应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进行全国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最后还要加强湿地保护区能力建设,构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网络,为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湿地保护及决策提供支撑服务。

人物简介:

姜明,1971 年生,博士,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研计划处处长,担任中国生态学学会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吉林省泥炭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地理学会秘书长、全国泥炭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姜明博士一直从事湿地生态、湿地功能评价研究工作。近5年,主持承担湿地项目课题20 余项,具体包括承担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沼泽湿地资源及其主要生态环境效益综合调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重点项目课题共四项;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项目“ 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世界自然基金会“东北自然之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等。在wetlands, Geoderm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hinese Geographic Science, 土壤学报、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科学等核心刊物发表湿地文章60 余篇。

姜明博士作为主要编写人员参与了《湿地生态系统观测方法》的统稿工作、作为副主编组织编写了《中国湿地与湿地研究》、《三江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利用》等书的编写工作,掌握了基本的野外调查观测理论及方法。申请专利11项,其中授权5项。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曾获得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3年“中国生态学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原标题:保护“地球之肾”可否远离雾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