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印发的《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上海大气环境质量将全面达标,其中PM2.5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稳定在85%左右。

首页> 大气治理> 碳交易> 评论> 正文

2025年实现碳达峰!上海准备这么做

2021-08-27 15:30 来源: 长三角日报

最新印发的《上海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上海大气环境质量将全面达标,其中PM2.5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稳定在85%左右。

《规划》明确,到2025年,实现“两稳定、两初步”,即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生态服务功能稳定恢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初步形成,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初步实现。

任重道远,污染治理进入新阶段

“十四五”期间,上海污染治理将进入新阶段。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十三五”收官之际,上海环境空气六项指标实测浓度首次全面达标,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全年AQI优良率为87.2%。不过,与“十四五”规划目标相比,目前上海仍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结构性污染矛盾依然较为突出,环境基础设施建管能力和水平仍是主要短板,环境治理机制手段亟须创新突破,需要更加努力探索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新路径和新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碳达峰被设定为重要目标,《规划》明确,到2025年,上海将确保碳排放总量达峰,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并完成国家要求。

“2025年率先碳达峰的目标,(实现)可能性很大,但任务非常艰巨。”上海创能国瑞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晓雷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欧洲很多发达国家,花了几十年才走完的碳达峰道路,而中国要在五到十年,在兼顾经济稳健增长的情况下完成。

具体来说,杨晓雷分析,基于目前严峻的疫情和国际国内形势,经济稳增长的任务很艰巨,而大量的新经济增长点,如新基建、智能制造等都是能耗大户,碳排放比较高。同时,产业转型一方面要兼顾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要不增加甚至降低碳排放,也是巨大的挑战。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实也意味着人均生活能耗增加,如果没有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案,一定会带来碳排放增加。”杨晓雷说。

“2025年上海率先碳达峰,是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把手工程,市主要领导带队,协调各部门的合力才可能做到。但目前来看,似乎是生态资源局在协调,还远远不够。”杨晓雷进一步指出,“目前为止,还没看到上海工业、交通、建筑、能源等各主要部门关于2025年的碳达峰具体实施细则,预计细则出台后,(实施)时间只剩四年。由于政府各部门的碳中和相关人才稀缺,很难自行解决。建议引进学术界和社会力量参与,建言献策,对这个艰巨的任务和复杂的跨部门协作进行快速的全方位专业评估,加快各部门具体执行路线制定,目标明确。”

杨晓雷强调,只要市主要领导亲自牵头,协调好各部门,充分调动上海所有资源和力量,完全可以实现。“疫情过程让国际社会认识了一个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高效中国,上海尤其突出,在社会,经济生活未受大影响的同时,作为中国最大的进出口口岸之一,很好地完成了防疫任务,说明上海政府和下属各部门的战斗力,以及系统化科学达成目标的能力都很强。此外,上海有大量相关的学术、技术、资金、企业资源,如果调配得当,高效实施,是完全有机会的。

多措并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据悉,与“十三五”规划相比,“十四五”规划有了一些新特点。

首先,更突出“绿色”的赋能作用。《规划》以减污降碳为总要求,将绿色发展全面融入了产业、能源、交通、建筑各领域之中,如提出到 2025 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30%左右,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上升至17%左右;预计完成2500项产业结构调整,并在交通上打造公交优先、慢行友好的客运体系,并倡导市民绿色低碳生活,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将达到75%以上。

其次,更突出系统思维。例如,加强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强化PM2.5和O3的协同控制,加强陆海统筹、水岸联动和流域共治,加强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协同防治,强化各类固体废物的协同处置和安全利用等。

第三,强调区域协同。“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健全完善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制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专项规划,并在跨界水体联保共治、长三角大气联防联控、固废处置共建共享等重点方向上,探索建设长三角绿色技术创新综合示范区。

第四,突出多元共治。《规划》更加注重社会化、市场化治理机制,努力提高市民的环保素养。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博士孙文华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上海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很详细,操作性也很强。比如,保护规划侧重保护,从“气、水、土、废、绿”几方面有了详细的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侧重于政府投入和管理,《规划》中提到了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即在保护的同时也需要利用。”孙文华进一步分析称,例如,未来上海在治理环境的黑科技方面的研究,应该也会有创新发展的需求;又如,未来上海是否可以鼓励循环经济,鼓励变废为宝的新兴行业。

“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通过财政与社会资本的共同发力,也需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动力。”他补充说。

四大板块,建立明确价值导向机制

围绕实现目标指标,《规划》具体安排了四大板块、27类任务措施。

比如,全面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前实现碳排放达峰。

具体来说,把降碳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持续推动能源、工业、交通和农业四大结构调整,广泛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体系建设,高标准建设一体化示范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和5个新城等一批绿色发展新高地。

其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再者,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具体来说,强化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崇明东滩等自然保护地建设,聚焦长江口、杭州湾北岸、黄浦江上游等重点区域,加强湿地培育、保育和生态修复,健全生态系统监管体系。

上海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还需完善哪些工作?

在杨晓雷看来,若能建立明确价值导向的机制,发挥好金融中心的强大融资功能,配合上海的人才技术生产能力和管理优势,2025年上海碳达峰有望按时、高效实现。

他建议,应建立专门的碳达峰领导小组,全面调动跨部门的现有资源,加快具体工作事项的落地。“在和经信委上海能效中心合作沟通中,我们发现经信委的能效中心花了十年时间,上亿投入,建立起了一张覆盖全上海所有工业企业的能源和碳资源管理网,能够实时管理到每一个企业的每一台主要能耗设备,该系统网络在长三角是独一无二的,即便世界范围内也绝对领先。但由于经信委本身的职能限制,在整个碳达峰工作中,该系统的作用并不能得到百分百地充分发挥。”杨晓雷告诉记者。

“此外,还可先行先试出台相关地方性政策法规、财税制度,从经济利益和投资收益上鼓励社会和企业对节碳减排的人力、物力投入。”杨晓雷进一步说,比如,工信部制定的汽车碳积分制度在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中起了积极作用,上海可以考虑在符合法律法规原则的基础上,出台地方性的各种奖惩机制,让全社会和所有企业都积极参与进来。

杨晓雷告诉记者,日前光伏逐县推进要求各地政府不得用政府举债的方式解决相关资金,然而,(这个工作)需要的资金投入相当大。

“初步预计,上海未来四年需要新增的相关投资在8000亿元左右,绝大多数需要通过商业化和社会化手段解决,这就需要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制定有利的管理办法,利用资本杠杆效应,甚至吸引到全球量化宽松环境下的国际资本投入,来解决上海碳达峰过程中的大量资金需求。”他表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