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核一号”在促进能源合理使用的基础上大大节约了社会用能,供暖效果更加稳定可靠,周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民众、地方政府、热力公司、长输管网公司、核电企业的多方共赢,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让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据悉,该项目通过长输管网将热源送入临汾市“一城三区”,涵盖洪洞县城、临汾市区、襄汾县城以及部分沿线乡镇,管网全线长度56km。
以工业副产氢利用为先导,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规模,积极探索常压固态、低温液态、高压气态、金属储氢等多元化氢气储运技术,适时推进长输管网建设,降低氢气储运成本。
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规模,积极探索常压固态、低温液态等多元化储运技术,加快推进长输管网建设,鼓励现有加油加气站点增设加氢功能,依法依规建设企业自用加氢站,支持制氢加氢一体站示范项目建设。
月25日,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海阳核电在给烟台海阳市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到达威海乳山市,实现零碳热源的跨区域互通共享,开创“核电厂+政府平台+长输管网公司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政府的重点工程,该项目总投资70.45亿元,包括建设68.4公里长输管网、36.5公里市区配套管网、2座中继泵站和1座隔压换热站。...就是开创“核电厂+政府平台+长输管网公司+供热公司”供热商业新模式。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此次供热可覆盖乳山市主城区630万平方米,预计可替代原煤消耗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2万吨。
“通过本项目,我们开创了‘核电厂+政府平台+长输管网公司+供热公司’的供热商业新模式,为后续复制推广奠定了基础。”刘宪岭说。清洁——要温暖也要蓝天在中盛佳园小区,记者遇到了正在散步的徐女士。
为实现对内蒙古首府供热面积的保证,托电公司对4台60万千瓦空冷机组进行供热改造,通过加装高背压凝汽器、切缸改造,实现乏汽余热+抽汽多模式供热,并通过供热公司长达68.4公里的长输管网将热源送入呼市城区,
该工程开创了“核电厂+政府平台+长输管网公司+供热公司”的供热商业新模式,坚持“居民用暖价格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不增长、热力公司利益不受损、核电企业经营作贡献、生态环保效益大提升”原则,有效实现了多方共赢
据了解,该项目是自治区、呼市两级政府的重点工程,总投资70.45亿元,包括建设长输管网68.4公里、市区配套管网36.5公里、2座中继泵站和1座隔压换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