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此次规划待建的自动气象站,按照“统一规划、全面覆盖、精准定位”的原则进行布置。...23日,国网青海电科院顺利完成了青海海西地区7个自动气象站(测风点)的现场勘查与选址工作,将与前期建成的4座观冰站形成区域配合,至此极端气候监测网络将覆盖青海省强风分布区域,同时将辐射至周边110千伏及以上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
建成由地面自动气象站、雷达、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平均站间距7.9公里,重点区域达到5公里,天气雷达3公里以上高度的监测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建成风云四号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省级接收站
升级更新运行时间8年以上的自动气象站,提高市域县域城区、大型水库以及暴雨强对流天气多发区等重点区域自动气象站密度。全市自动气象站平均间距不超过10公里,气象灾害敏感区自动气象站平均间距达到7公里。
升级更新运行时间8年以上的自动气象站,提高市域县域城区、大型水库以及暴雨强对流天气多发区等重点区域自动气象站密度。全市自动气象站平均间距不超过10公里,气象灾害敏感区自动气象站平均间距达到7公里。
开展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地基遥感垂直监测等设备建设,提升气象监测精密能力。...开展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站、生态观测系统、海岛自动气象站、海雾遥感监测系统、交通气象站建设,提升粮食主产县、辽东森林带和盘锦湿地等重点生态保护区、沿海(海岛)及重要港口、高速公路气象服务能力。
围绕生态、交通、农业、旅游等发展及防灾减灾需要,增加观测项目,在气象监测盲区和防灾重点区域加密建立多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实现自动气象站平均间距不超过7公里,气象灾害敏感区达到3~5公里。
新建衢江国家气象观测站,持续推进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站网平均间距小于5.0公里。协同推进开化国家公园生态样地、六春湖山地生态旅游、高速公路以及农田小气候、清新空气等专业气象站网建设。
5月23日11时54分,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海拔8830米)完成维护与技术升级,12时20分,气象站观测数据成功传回至海拔5200米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2023年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下简称2023“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由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组织,对极高海拔自动气象站进行维护与技术升级是重要任务之一。
建成覆盖全市的x波段双偏振雷达站网,2023年年底前灵璧天气雷达、埇桥天气雷达通过中国气象局业务验收,“十四五”期间建设砀山天气雷达、萧县天气雷达;加密城乡重点区域自动气象站网建设,在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安全保护区
4月27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北郝家村太阳能光伏电站建立了两套多要素自动气象站,通过开展坝上太阳能光伏阵列生态气候效应影响研究,为绿色能源开发和风光草牧融合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