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建整个异常期间,生物池未见明显死泥、污泥沉降性良好、sv上清液絮状污泥略微增加、好氧池气味轻微异常、好氧池角落少量灰黑色堆积气泡。
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褐色的絮状污泥,可以见到大量的细菌,还有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它们组成了一个特有的生态系统。
02 具有恢复力的颗粒选择在 sbr工艺中,非颗粒的絮状污泥会随溢流排出。旋流分离器可以挑选出沉降性能最佳的颗粒污泥并回流到反应池中。
在曝气池内,悬浮着大量肉眼可观察到的絮状污泥颗位,叫做活性污泥絮体。每个絮体内包含着成千上万个活性微生物。操作巡查人员在现场巡查时,可定时从活性污泥的“脸色”进行观察。
与采用絮状污泥的传统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系统不同,nereda工艺中处理污水的微生物在不需要载体的情况下,可自发聚集为颗粒状污泥。
絮状污泥接种量为:20-30kgvss/m3;启动负荷不大于1kgcod/(m3·d);上升流速不大于0.2m/h;进水浓度宜为:5000mg/l;加热时,每日温升2℃,使uasb达到设计温度;出水cod...(如果是絮状污泥的话,建议取更低的上升流速);大阻力穿孔管布水,过孔流速:>2.0m/s,穿孔管直径应大于100mm;穿孔布水管与池底距离:200mm;沉淀区表面负荷不大于0.8m3/(㎡·h);沉淀区总水深应大于
菏泽市生态环境局对山东福藤食品有限公司滕州肉联厂现场检查发现,该企业污水处理站生化池中絮状污泥几乎不可见,但自动监测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均达标。
高值类藻酸盐(ale)物质回收ags剩余污泥中ale含量高达20%~35%vss(絮状污泥仅为9%~19%vss),其性能可与大型天然海藻(海带)形成的藻酸盐相媲美。
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左边的是絮状污泥,右边的是好氧颗粒污泥;前者的ale提取率只有5-15%,后者的则高达25%(平均值)。
水力剪切力一方面可促进絮状污泥相互碰撞进行凝聚,同时加速ags中的微生物分泌大量eps加速颗粒化形成进程,另一方面能够吹脱颗粒污泥表面多余的丝状菌,减少污泥发生膨胀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