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建议,未来要深入分析氢能产业相关产品碳足迹的多样化情景,考虑不同地区和不同技术路径下的情景分析,因为不同地区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气候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氢能的碳足...,同时发布分省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满足多样化需求下的碳足迹、碳排放核算与评价需求。
由盐城供电公司牵头,中国电科院南京分院、国网上海能研院、国网华东分部等单位参与研究的国网总部科技项目——“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受端电网的并网适应性分析与提升技术研究”,高质量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并获“优秀”评价
如今,企业碳排放管理越来越重要。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计算和披露碳排放,以及如何建立一套权威、统一、规范的碳排放标准,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多重难题待解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碳信息披露的系统性制度安排,但关于碳信息披露的各种规则不是很健全,存在诸如碳盘查标准的多元化、披露模式的多样化以及披露框架的差异化等问题,选择性披露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存在“漂绿”的行为,影响碳信息披露报告的质量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振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土壤环境影响分析评价、环境风险预测评价、碳排放影响分析、环保措施可行性论证、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铁路专用线专题评价、厂外供水管线专题评价等取得批复文件所需必要内容
发挥标准支撑引领作用,鼓励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牵头制定重点行业和产品碳排放通用技术标准、碳效标准、产品分类规则(pcr )、碳排放核算及认证、碳捕集及利用、低碳评价与管理等标准。
放眼国际风电市场,许多欧美国家已经开始将epd认证作为风电产品投标硬性要求,对国际风电市场准入机制产生了关键影响。...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824gco2.eq/kwh,金风以上四个型号机组的单位发电量碳排放均不到火电的1%。
两种成本叠加就构成了环境溢价的市场基础,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此阶段绿证定价锚定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和碳市场,代表了溢价的转换成本。...市场主体基于政府强制要求、抵消电力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或社会责任自愿承诺等规则,购买绿证并由权威机构对行为人绿色电力消费过程出具书面认证。
在用能预算、碳排放预算管理中加强绿证应用,将绿证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碳排放评价管理机制。二是加强绿证与碳核算碳市场碳足迹等制度衔接。...从全国层面看,绿证交易电量扣除政策不会直接增加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不会对全国化石能源消耗强度下降造成影响,但能够有效缓解地方“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压力。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绿证交易电量扣除政策可以缓解部分地区节能指标完成压力,但由于绿证交易均基于可再生能源实际发电量,不会直接对全国能耗强度下降造成影响。...此外,绿证与能耗双控、可再生能源消费统计、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考核等制度有待衔接,在碳排放统计核算、国际互认等方面作用有待发挥,绿证需求侧潜力未充分释放。
按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导向,在节能目标评价考核、节能形势监测预警、项目节能审查、地区用能预算管理、重点企业用能管理等各环节全面落实“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耗总量和强度控制”政策。...对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燃料动力用能和原材料用能实行差别化的节能审查政策,项目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节能审查能耗强度影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