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系统梳理电子工业产排污环节和废水特征,根据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控制技术发展现状,综合考虑达标排放要求和治污成本,推荐了符合电子工业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特点的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及管理措施,为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为有效防治电子工业水污染,推动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电子工业高质量发展,我部出台了《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排放标准》)。为推动《排放标准》有效实施,生态环境部制定发布了配套《指南》。
除本标准所列的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外,其他可实现电子工业水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的水污染防治技术,也可作为企业技术选择的参考。标准自2023年7月1日起实施。
《技术指南》提供了电子工业废水治理的可行技术,可为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排污许可证申领与核发等提供技术支持。要加强《技术指南》的宣传解读,全面做好技术指导,推动《技术指南》发挥实效。
《标准》较我省现执行的标准《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31-2020),有13项指标不同程度收严,其中总氰化物直接排放限值收严60%、间接排放限值收严80%,总铬、六价铬直接排放限值和间接排放限值均收严
同时,2021年7月1日起,《农村污水净化装置》(jb/t 14095-2020)《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31-2020)《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 39707-2020)
《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31-2020)2020年12月18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31-2020),旨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此外,还发布了《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钢铁、啤酒、硫酸、磷肥、铅、锌、锡、锑、汞等工业的标准修改单,进一步控制行业污染物对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影响。...》,规范和指导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工作。
12月18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31-2020),旨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生态环境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程序规定》《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0年版)》《核动力厂营运单位核安全报告规定》《“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监测及评价方案(试行)》以及《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