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第二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遴选的通知,要求2024年4月20日前将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申报材料报送。
加强林草综合监测、年度动态监测和工程项目实施监测,深入掌握各地草原资源生态状况,加强监测数据分析研究,编制年度草原动态监测报告,及时发布监测信息,努力实现云南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比上一年度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三是提高水网综合调度管理水平,重点构建模拟仿真模块,搭建防汛“四预”业务平台。...建设共享高效、智慧赋能的数字孪生水网一是完善水网信息基础设施,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水务监测感知网,完善多算力融合水之云。二是推动数字孪生水网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孪生流域与工程建设。
完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开展生态质量指数(eqi)监测评估试点。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三、聚力建设美丽山东。...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95.6%、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刷新监测纪录。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100%安全利用。超额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排查出的农村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二、统筹生态保护修复。
、新一代流沙固定与植被快速恢复、“五基”(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地面)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价等技术,构建近自然精准修复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技术体系。...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以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为重点,切实加快荒漠化土地系统治理和防风阻沙固沙技术研究,突破中部干旱带低质低效固沙林质量改善与生态功能提升、退化荒漠草原近自然修复与生态质量综合提升
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名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为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
为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要求,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了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以下简称综合站
重点关注人为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生态敏感地区开展加密监测,监测结果与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数据共享。...第十一条依据生态环境部有关生态质量监测标准规范和工作要求,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制定监测方案,建立完善全省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质量监测,通过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监测、地面监测等技术方式,
各省级生态环境厅(局)要负责落实本行政区域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经费。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的运维按原有资...下一步,双方将重点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合作:一是共同组建全国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建立以综合监测站为区域中心,以监测样地为主要监测对象,以地面移动巡视为补充的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
市级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建设本行政区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综合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地面监测等科技手段,组织开展本行政区生态保护红线人为活动加密监测和自查,及时主动发现和核实生态破坏问题。...第五章 监督监测和生态状况评估第十一条 依据生态环境部制定的有关生态质量监测标准规范和工作部署,省生态环境厅负责推动建设本行政区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质量监测,重点关注人为活动对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