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检查频次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当根据本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源数量、检查人员数量、行政区面积、信访投诉等情况,合理分类确定一般监管对象、重点监管对象、特殊监管对象的随机抽查比例和频次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大数据、水行政等部门和黄河河务部门以及黄河流域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黄河流域信息共享机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共享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土保持、防洪安全以及管理执法等信息。
针对现有产业集群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制定“一园一策”,按照“疏堵结合、分类施治”的原则,依法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做优做强一批。...实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运用环保、能耗、安全、质量、技术等综合标准体系,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促使一批污染物或温室气体排放不达标、能效和清洁生产水平低的落后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责任单位:省发改委
聚焦区域性、流域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建立从问题识别到解决方案的分区分类管控策略,因地制宜实施“一单元一策略”的精细化管控,防止“一刀切”。四是要坚持明确责任、协调联动。
第七条【信息共享】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省黄河流域信息共享系统,与国家智慧黄河信息共享平台对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现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污染防治、防洪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执法等方面的信息共享
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后集中收集的属于危险废物的有害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以及城市生 活垃圾集中转运设施、终端处理设施等场所的污染物排放执法监测工作。...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生活垃圾的设施规划与建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及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围绕徐州市生态环保工作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以及生态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工作特点,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各处室主任、县局各局长分别走进课堂,采用集中授课、分类讲解模式,分别讲授水、大气、固废及生态环境监察方面的知识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实施分类执法监管一般采取现场检查、采样监测等方式开展,鼓励各地充分运用卫星遥感、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用电监控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做到线上和线下结合,优化执法方式,提升监管效能
三、加强源头防控(一)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空间管控政策工具统筹协调。构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分类指导的政策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体系和统计、监测、监管、执法能力,建立健全一体推进减污降碳的管理制度和基础能力,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有力支撑减污降碳目标任务落地实施。鼓励先行先试。
综合治理,守牢法律法规、环保标准、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个底线”,严把准入、执法、督察问责“三个关口”,强化措施、压实责任,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富美山城提供坚实生态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