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创新导向,强化科技支撑矿井水保护和利用工作智慧矿山建设是实现矿山安全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矿山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保障。...二、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矿井水保护和利用工作我国煤炭资源和煤炭产区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和西南,针对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方式、矿井涌水量及水质等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指导意见》提出在华北型煤田、西北
与会专家、代表分为10个小组分别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审查,并围绕技术经济指标、投资控制、环境保护、质量控制等方面,从安全可靠、造价合理、节能减排等角度对方案提出了评审意见及建议,并汇总形成审查会议纪要
比如,在火力发电过程的前端,用生物质代替煤炭作为燃料,在后端配置碳捕集装置,将高碳的燃煤发电改造为负碳发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2022年11月,中国华能建成参与实时调度的虚拟电厂,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实现可控负荷、储能等需求侧资源的聚合、协调、优化,形成规模化调节能力,参与辅助服务等市场交易,助力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成为各国能源政策的首要目标,煤炭和油气等化石能源的‘基础兜底’作用短期内难以改变。”“能源”“新能源”是近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有限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阎洪涛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油田动力系统绿色变革,全面深化在产油田节能减排,积极推进新建油田源头节能降碳,持续加强海洋环境治理,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江苏谏壁公司利用废弃灰场建成33.35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可实现年发绿电量344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万吨,减少碳排放2.2万吨,助力节能减排、降本增收,实现煤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该卸船机最大出力达2410吨/时,卸煤速率可提升30%,码头各区域粉尘浓度均小于0.1毫克/立方米,是长江流域投运的首台煤炭接卸用螺旋式卸船机,有效解决粉尘无组织排放问题,真正实现“卸煤不见煤”。
实现能源产业升级改造,需要我们践行“节能减排、绿色制造、循环利用”要求,推动废旧矿山设备的绿色再制造,以此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浪费。...坚持“双碳”引领,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作为撬动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的支点;坚持数智赋能,加速绿色发展,推进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修复三类核心技术研究,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华培数能科技集团储能项目开工2月27日,华培数能科技集团与上海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启动了1mw/3mwh储能项目,标志着双方在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领域的深入合作。...泰安两个储能大项目开工2月26日,泰安市2024年第一季度“项目开工大比拼”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市新能源产业链的首航高科二氧化碳熔盐储能示范项目、山能兖矿泰安港煤炭精选储运项目、200mw/800mwh新型独立储能电站暨高端储能设备制造项目作为
同时,该公司提前了解节日期间对煤矿、运输等环节的特殊要求,为设备量身定制防寒防冻方案,组织开展专项排查治理活动,及时调整采购和调运策略,紧盯煤炭供应链,确保长协煤足额兑现,全力以赴保障煤炭供应,保证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为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最近,盐城市滨海县供电公司推动滨海县人民政府,在江苏省县级层面率先出台的《滨海县分布式光伏建设规范(试行)》。...我们知道,光伏发电具有显著的能源、环保和经济效益,是最优质的绿色能源之一,在我国平均日照条件下安装1 千瓦光伏发电系统,1 年可发出1200 度电,可减少煤炭(标准煤)使用量约400 千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跨领域、系统化、体系化的能源布局不仅有巨大的创新空间,还会产生巨大的整体节能减排效果。多能融合的新型能源体系将提高能源储备和保障能力,保障我国能源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加快实现多能源耦合短时间内,煤炭的能源兜底保障作用不会改变,现代煤炭产业体系建设将加快推进,煤炭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数字化、低碳化引领煤炭高质量发展,清洁高效是煤炭产业主要发展方向,煤基与多能源融合发展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