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全市产业低碳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改善,自然生态安全格局和山水相融的城乡生态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25个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达标率从2015年的80%提升至100%;把滇池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滇池全湖水质持续改善,实现近30年来最好水质。
到2025年,全市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自然生态安全格局和山水相融的城乡生态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将不低于81.5%,滇池草海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外海水质达到ⅳ类(cod≤40mg/l),阳宗海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
滇池全湖水质从劣v类好转为ⅳ类,实现了近30年来最好水质,阳宗海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保护治理进一步加强,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与此同时,昆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难度较大,面临着全市资源能源高消耗、污染排放高强度、产出和效益低下,生态环境科技支撑不足,部分区域自然生态比较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严峻,滇池水质保持稳定存在压力
洞庭湖、鄱阳湖、洱海、滇池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巩固提升,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水质稳中向好。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调蓄能力持续提升,全面构建健康、稳定、完整的湖泊及周边生态系统。...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洱海、滇池等重要湖泊水量丰富,在保障长江经济带生态、水资源、防洪等安全和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推动流域各区域互动协作,增强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落实省委、省政府“四个坚持”“五个彻底转变”“退、减、调、治、管”的治湖要求,继续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和“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紧紧围绕水环境质量改善这一核心目标,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时,肯定了滇池治理的成效,并强调“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一、基本情况长腰山位于滇池南岸,是滇池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滇池重要自然景观,曾经是昆明市城市重要生态隔离带,对涵养滇池良好生态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时,肯定了滇池治理的成效,并强调“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时,肯定了滇池治理的成效,并强调“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察看滇池保护治理情况时,肯定了滇池治理的成效,并强调“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