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废旧物资循环体系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等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橡胶、废塑料、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利用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特色园区
依托废旧物资循环体系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等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橡胶、废塑料、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利用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特色园区
突出“两建”,即建设废旧设备循环回收体系和建设废旧设备综合利用基地。...加快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回收点、站、场三级回收体系,开发“换新+回收”等新模式,深入推进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再制造,布局建设一批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旧电池等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不断提高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持续提升废有色金属利用技术水平,加强稀贵金属提取技术研发应用。及时完善退役动力电池、再生材料等进口标准和政策。”...02头部企业电池回收再利用加码据统计,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公布了五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共156家企业在列。
涂远东表示,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的制定,要注重与现有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的有效衔接,及产业链上中下游标准之间的有效衔接。...涂远东称,“当前,为有效适应国际贸易新规则,提高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应当聚焦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碳排放重点行业,以及重点产品降碳、工艺过程控碳、协同降碳等方面,加快急需标准的制定,为‘双碳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政策制度,深入推进废旧家用电器、汽车、电子产品、钢铁、有色金属循环利用。扎实推进60个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和100个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建设。
(二)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企业37家,年许可利用能力181.02万吨。2023年实际利用量37.55万吨,年负荷25.51%。...重庆市危险废物共转移处置143.05万吨(其中跨省转移处置量23.37万吨),转移量大于5万吨的危险废物类别有9大类,分别为hw08废矿物油及含矿物油废物(28.41万吨)、hw18焚烧处置残渣(19.58万吨)、hw48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废物
推广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纺织、机械等行业短流程工艺技术。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在新能源领域,加快废旧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推广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纺织、机械等行业短流程工艺技术。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到2030年,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5.1亿吨,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2%,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30%以上,短流程炼钢比例达到20%以上,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乙醇等短流程合成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推广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纺织、机械等行业短流程工艺技术。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到2030年,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5.1亿吨,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2%,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30%以上,短流程炼钢比例达到20%以上,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乙醇等短流程合成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