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是骑三轮车、拉架子车收废品,现在通过全封闭的箱式电动车和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建立起回收网络和加工利用体系。我们的工人也从回收搬运工变成了产业技术工。”
那些收废品的“游击队”把收来的废旧铅酸电池送到哪里去了呢?
‘红色’有害垃圾每月第一周集中收集,‘蓝色’可回收垃圾社区明确两个收废品的人员上门收取,这样就能腾出精力专门督导‘绿色’厨余垃圾和‘灰色’其他垃圾。”裕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云香说。
“我们的初心是用技术创新解决垃圾分类问题,而不是靠收废品挣钱。”
最后,她无奈以近乎白送的低价卖给收废品商贩。据了解,由于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废弃物正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垃圾。...目前,这些蹬着人力三轮车收废品的个体户成为回收各类电子垃圾的主力军。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电子分会秘书长唐爱军称,截至目前,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数量达到200余家。
家住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工体社区的卫先生说,有人装修后换了新的家具,扔掉破旧的沙发床垫等大件物品,收废品的也不要。
在许多互联网垃圾回收企业看来,自己正在发动一场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的变革:用现代化设备清运取代上门收废品的小三轮,用高科技机器回收取代零星分散的废品收购站。
一位正在整理废品的女士告诉记者,她就住在这个小区, “一会儿有专门收废品的来,我也是把这些交给他们。”“谁要那个呀!你问问他们专门收废品的吧,兴许能收。”当记者问起泡沫塑料制品时,这位女士直摇头。
说起来原因并不复杂,或是走街串巷“收废品的”包揽了这类垃圾,或是人们无法确认哪些垃圾属于“可回收”。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可回收垃圾”管理可能落空。
但实际上,看看他们的20种分类,大部分都是“收废品”嘛,不就是分类收废品,品类再细一点,就这么多。国内的废品回收企业完全可以与之媲美的,比如北京爱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