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协同治理 包头模式包头市率先在自治区探索开展了一般工业固废用于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提出并组织编制的《一般工业固废用于矿山采坑回填和生态恢复技术规范》,上升为自治区生态环境领域地方标准,同步配套出台了管理规定
同时,自主研发出一套集村镇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种植业排水-富营养化水体-流域废弃稀土矿山和土壤治理与修复的流域治理修复关键性技术,以及适用于江西省的流域水生态安全保障管理技术(模式),为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了新技术
探索形成的寻乌废弃稀土矿山“三同治”治理模式、崩岗水土流失治理“赣南模式”、小流域治理“生态清洁型”模式、“多层次”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作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典型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加大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力度,探索实施“生态修复+废弃资源利用+产业融合”新模式,到2025年完成历史遗留矿山治理面积2万亩。...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大已有矿山改造升级力度,新建、扩建矿山按绿色矿山建设要求进行建设。
治理前的寻乌废弃稀土矿山。...寻乌县在生态修复中,探索出南方废弃稀土矿山综合治理“三同治”模式,实现了废弃矿山全区域同时综合治理。一是山上山下同治。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废弃的稀土矿区。寻乌县稀土资源富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持续30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导致当地遗留下大面积的废弃稀土矿山。
可以说,通过赋予土地使用权等激励政策,鼓励稀土矿山综合修复利用,是政策措施含金量所在。例如,稀土矿山存量建设用地修复后的腾退指标可以流转使用。
中游地区的江西、湖南废弃露天矿山以有色金属、稀土等为主,湖北以磷矿为主,总磷和重金属水土污染问题突出。该区域矿山生态修复重点是废渣治理,防治污染,恢复植被。...上游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废弃露天矿山以铁、锰、铝土、稀土、磷等金属、非金属为主,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该区域矿山生态修复重点是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
据廖虹介绍,滴水龙废弃稀土矿山属梅关景区范围,外围区0.6平方公里的项目建设已纳入梅关古驿道景区项目建设子项目的庾岭风情园。...“滴水龙废弃稀土矿山面积约0.8平方公里,根据区域内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程度,将治理区域分为核心区0.2平方公里和外围区0.6平方公里。”
,彻底摸清治理“旧账”,理清治理责任,全力以赴加大废弃稀土矿山的治理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一些较好的经验。...根据矿山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周边配套等条件,对地势轻度变形、坡度小、土壤较肥沃、排灌设施完备的塌陷地,积极推进废弃稀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复垦为耕地,新增耕地327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