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方面将大力发展清洁供热能源,推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热泵技术提升,环保节能方面将加快推进既有建筑深度节能改造,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提升到83%节能标准(超低能耗标准),对建筑保温材料、设施设备的施工工艺及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
提能效——高效机电系统项目采用地源热泵技术,整个地块排布地源井384口,井深120米,冬季采暖综合cop可达4.0以上,意味着每消耗一单位的能源,就能产生四倍以上的采暖效果,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高效满足项目冬季的采暖需求
推动电源侧多能互补,开展风、光、经灵活性改造的传统火电、地源热泵、水源热泵、余热利用等多种能源调配互补。全面挖掘工业生产、商业楼宇、数据中心、充电桩等领域的柔性可调节资源,试点建设虚拟电厂。...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推动碲化镉、钙钛矿等技术迭代应用,加强bipv与装配式建筑融合发展。2025年、2030年,光伏装机分别达到480万千瓦、650万千瓦。
推动电源侧多能互补,开展风、光、经灵活性改造的传统火电、地源热泵、水源热泵、余热利用等多种能源调配互补。全面挖掘工业生产、商业楼宇、数据中心、充电桩等领域的柔性可调节资源,试点建设虚拟电厂。...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创新活力之城”定位,以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契机,夯实双碳科技人才根基,完善科技创新激励制度,构建双碳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力增强绿色低碳创新策源力、技术供给力
绿色建筑,通过引入光伏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系统等八项节能低碳技术,打造全域绿色建筑群。...2023)《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2013)《呼和浩特市城乡规划条例》(2017)《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化条例》(2022)《呼和浩特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呼和浩特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绿色能源供给新模式类主要面向清洁能源生产供应环节,共入选8个案例,呈现出能源品种多元、供能方式多样的特点,从核能供暖、风光储一体化电站、高比例新能源电网、氢能制储加用全产业链技术、智能配电网、地热能供暖...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绿色供用能和碳管理项目”为例,案例通过建设地源热泵能源站、分布式光伏、水蓄能等实现区域“增绿”,通过建筑绿色化、交通电气化、智慧能源管理、碳资产管理等促进区域“减碳”,探索城市
绿色能源供给新模式类主要面向清洁能源生产供应环节,共入选8个案例,呈现出能源品种多元、供能方式多样的特点,从核能供暖、风光储一体化电站、高比例新能源电网、氢能制储加用全产业链技术、智能配电网、地热能供暖...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绿色供用能和碳管理项目”为例,案例通过建设地源热泵能源站、分布式光伏、水蓄能等实现区域“增绿”,通过建筑绿色化、交通电气化、智慧能源管理、碳资产管理等促进区域“减碳”,探索城市
如,依托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全面掌握了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电网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全套关键设备,抢占全球输变电技术制高点。...北京建设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地源热泵供暖(制冷)等一批示范项目。天津建设南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等一批重大可再生能源项目。
北京市建设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地源热泵供暖(制冷)等一批示范项目。 天津市建设南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等一批重大可再生能源项目。...全面掌握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电网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全套关键设备,抢占全球输变电技术制高点。建立健全冬奥场馆与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机制,实现冬奥场馆100%绿电供应。
应用地源热泵代替锅炉,较传统电热锅炉节能75%,为楼宇、园区提供清洁环保高效的能源供应。在绿色交通领域,城市副中心推进区域公共交通电气化进程。...城市副中心在前疃村试点建设全市首个智能微网“零碳社区”,应用交直流混联技术,构建灵活微电网,促进局部区域绿电消纳、提高电能质量,每年减少碳排放610吨,光伏发电增收69.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