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开展污水处理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再生水利用、余热回收利用;在土壤治理领域,要在修复土壤生态的同时,恢复土壤碳库容量,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垃圾处置方面,也可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余热发电供热
并且将通过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示范试点,进行减排技术/措施的协同控制效果评估;在土壤治理领域,聚焦到土壤修复产业中,恢复土壤碳库容量,减少土壤修复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碳排放等;在固废处理处置领域,开发了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森林土壤碳年排放量变动于260–2058 g c m-2yr-1,平均852 g c m-2yr-1。通常在相同的气候带内,常绿林碳排放量大于落叶林,阔叶林大于针叶林。
可预见的,土壤修复可以恢复破坏土壤原有的容碳能力,植被恢复后提高土壤碳容量。...这要求我们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具体到土壤修复产业中,体现为恢复土壤碳库容量,减少土壤修复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碳排放等。
可预见的,土壤修复可以恢复破坏土壤原有的容碳能力,植被恢复后提高土壤碳容量。...这要求我们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具体到土壤修复产业中,体现为恢复土壤碳库容量,减少土壤修复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碳排放等。
土壤碳库中60%的碳以有机质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之中,巨大的土壤碳贮存量对大气co2的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耕地占地球表面积的1/3,农业土壤碳库受人为活动影响最大,且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可以调节。
另一方面,增加耕地土壤碳固持,不仅对于减缓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通过土壤有机碳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
在n2、co2、空气3种气氛条件下对柴油污染土壤进行250 ℃低温热处理,研究3种气氛对石油烃去除率、土壤碳/氮含量以及土壤中挥发/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组分的影响。
例如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有机碳储量虽然很高,但气候变暖会导致土壤碳大量分解释放成为碳源。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土壤泥碳地储存的二氧化碳比地球上所有其他植被的总和还多。
在植被碳汇量估算中主要应用的方法包括生物量法、蓄积量法、生物量清单法、涡度相关法、箱式法;土壤碳汇量估算主要方法包括土壤类型法、生命带类型法、gis估算法、相关关系统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