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鼓励开展绿色设计、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置技术、标准认证体系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二章基本管理规定第十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经济信息化、商务、住房城乡建设管理、绿化市容、农业农村、交通、水务、文化旅游、卫生健康、教育、机关事务管理、邮政管理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组织编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置等相关标准
》(环固体〔2019〕9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办固体﹝2023﹞17号)等有关要求,加快实施《重庆市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21—2025
第七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组织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等设施,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鼓励在工程建设、生态修复等领域拓展工业固体废物利用途径。
(五)加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过程监管重点监管单位应建立完整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含自利用处置设施)运行记录,至少包括投料记录、运行参数记录、原辅材料使用记录、辅助燃料使用记录、用水用电记录、利用产品产量和次生危险废物产生记录等
》(环办固体〔2023〕17号)要求,现将四川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建议公告如下:一、全省危险废物产处情况根据2022年度危险废物申报情况,全省产生41大类危险废物,共计604.67万吨。
(牵头单位:市无废办,参与单位:各成员单位)(二)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提升工业固体废物利用能力。3.强化项目源头管控。严格控制涉重金属和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建设,推动新建、扩...重点识别各类固体废物在产生、收集、转移、利用、处置等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将提升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水平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衔接,探索建立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和重点示范项目。
补足本地区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短板,提升飞灰、废盐等特殊类别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多种类别固体废物协同利用处置,以及其他具有环境效益高、公益性强等特点,可有效减少填埋量,节约土地资源的项目。
方案要求,到2025年,打造国内领先的工业固体废物、再生资源、废旧电池综合利用等优势产业,培育完善农业固体废物、废旧家电家具、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等产业链条,实现由固体废物产出大省向固体废物利用强省转变。
培育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单位环境安全意识,依托省固体...(二)推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规模化发展。定期发布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通告,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健康发展。
(二)试点收集区域和布局1.各设区市生态环境部门结合行政区域辖区面积、园区分布、小微产废单位和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类别和数量、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危险废物运输半径和收集转运能力等因素,科学评估现有危险废物收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