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落细广东省服务高质量发展“1+3+n”政策措施,加强产业转移平台、产业转移园区、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环评服务保障。...谋划开展涉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的区域环评工作,推动已完成区域环评的区域实现绝大多数企业免办环评、拎包入住。(七)稳步推进环评与排污许可协同审批。
、群众反应强烈的其他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持续提高辖区环境质量和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一是鼓励各区县生态环境局结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际需要,探索开展差别化清洁生产审核,提升行业、园区和企业集群整审核水平,建议通过沟通协调督促等方式,促成辖区内环境污染较重、污染防治设施较陈旧、超标排放风险高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责。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第八条 开发区等各类园区的管理机构(以下称园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园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相应工作机构和人员,做好管理区域内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助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按照授权依法履行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职责
开展全省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降低对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聚焦扬尘防治薄弱环节,突出土方开挖、渣土转运、绿化施工、房屋拆除等重点环节,加强各类园区(含自贸区)薄弱环节的扬尘监管,实施清单管理,落实市辖县(市)区“三单制台账”全覆盖并按月更新。
规定政府、部门、乡镇(街道)、园区管理机构、群众自治组织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生产经营者、公民等主体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要求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近年来,江苏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连续多年获评优秀。
全国层面共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4万多个,其中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三类单元面积比例分别为55.5%、14.5%和30.0%,建立了覆盖国土空间的生态环境分区差异化管控方案,重点管控单元空间尺度达到乡镇/园区级别
经认定符合联动试点条件的产业园区,省生态环境部门汇总后形成全省试点园区名录报生态环境部,并向社会公开发布。...申报材料包括:试点产业园区申请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文件及审查意见、园区规划及规划的批复。第六条省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组织开展试点产业园区的申报认定工作,并及时反馈认定结果,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日前,由水电九局承建的新疆喀什疏附80万千瓦光伏发电园区低碳转型+荒漠化治理一体化项目pc总承包ⅱ标段破土动工,正式进入工程施工阶段。...项目建成后,能为当地提供清洁、绿色、可持续的电能,在有效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群众就业率、促进百姓致富增收,为加快推动区域低碳经济转型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
建立污染物总量管理“一本台账”,综合考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产业发展差异等情况,优先支持试点园区内的国家重大项目。(五)简化小微项目总量管理。...试点园区要加强对改革试点的全过程规范管理,不得开展与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冲突的改革,每年组织试点成效跟踪评估,对试点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要及时予以调整和纠偏。
一是持续提升全域生态环境质量。二是深入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三是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四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五是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以数字重庆建设引领撬动全面深化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纵深推进,园区开发区优化整合全面推开,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加快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