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风电技术的快速发展,风电scada系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系统架构:由传统的集中式向分布式、多层架构发展,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早期的风电scada系统功能比较简单,主要用于数据采集和监视。
同时,系统支持本地数据采集与存储,保证了数据安全可靠。通过数字化手段,科北变电站全面提升了运维管理水平与精细化程度,为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在运行阶段,科北变电站又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应用绿化碳汇技术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为打造近零碳示范区积累实践经验。近零能耗如何实现在建设过程中,科北变电站采取多项措施实现主体建筑的“近零能耗”。
雄安新区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中心副主任唐宝锋说,“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实现配电台区全设备、全环境、全天候分钟级数据采集。”该公司正在推广应用这一设备,计划将城市配电台区全部改造为智能低压台区。...现在,这一智能分布式自愈终端已经在北京、上海多地推广应用。”唐宝锋说。电网不只是输送电能,还会产生一系列丰富的数据。如何让这些数据更好地赋能电网运维?
据了解,虚拟电厂能聚合、协调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及可控负荷等可调节资源,最终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调度。...3月17日,山西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人员来到山西中能博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装数据采集装置,方便实时采集企业虚拟电厂的功率、电量等数据,并最终测算出虚拟电厂的功率调节能力。
如何实现“四可”要求,一方面,要在推进“四可”的同时,保障电源和配电网数据采集的信息安全,确保信息交互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另一方面,也要编制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技术标准、协议,避免接口形式不统一带来的成本增加
截至2023年底,该平台累计接入分布式资源超280万千瓦,调节能力超60万千瓦;2023年累计调节电量约128.5万千瓦时,直接减少碳排放约1074.3吨,并带动培育90余家虚拟电厂运营商,虚拟电厂产业链初步形成...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积极推动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场站,电动自行车换电柜、建筑楼宇、工业园区、储能系统等资源接入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基本形成国内数据采集密度最高、接入负荷类型最全、直控资源最多、应用场景最丰富的虚拟电厂
分布式电源监测模块上线以来,已接入高压、低压客户1106户,发电(上网)表数据采集成功率100%,实现了分布式电源数据的“可观、可测”。...为了进一步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从2023年9月起组织人员开发了基于采集2.0的分布式电源监测功能模块,提升分布式电源的数智化管理水平。
电力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是进行电力系统数据采集、运行监测和分析控制的“神经中枢”。...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和有源配电网加快发展,与主网深度协调运行的模式有待完善,地、县级电网调度业务需求显著增加,管理难度显著升高。
如何实现“四可”要求,一方面,要在推进“四可”的同时,保障电源和配电网数据采集的信息安全,确保信息交互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另一方面,也要编制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技术标准、协议,避免接口形式不统一带来的成本增加
协能科技云边协同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分布式数据采集分析、一体化储能管理、智能化安全运维、能源与资产管理、pack级热管理等能力,实现精细化电池性能监测、高精度边缘计算保障、主动电池安全预警、系统运行全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