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存量时代落幕,环保产业正经历着深度重构的“结构性变革期”:一边是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传统领域增速放缓,一边是资源化、碳捕集、智慧监测等新兴赛道资本扎堆;一边是中小企业举步维艰,一边是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一边是技术同质化企业面临系统性出清,一边是跨界资本强势入局

首页 > 水处理 > 工业废水 > 会展 > 正文

从参展商到细分品类:2025中国环博会将如何折射环保产业洗牌潮?

2025-04-08 08:54 来源:环保圈 

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存量时代落幕,环保产业正经历着深度重构的“结构性变革期”:一边是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传统领域增速放缓,一边是资源化、碳捕集、智慧监测等新兴赛道资本扎堆;一边是中小企业举步维艰,一边是头部企业加速并购整合;一边是技术同质化企业面临系统性出清,一边是跨界资本强势入局。

站在环保产业大洗牌的关键转折点,作为最具市场化的环保行业年度盛会,第26届中国环博会即将于4月21-2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产业平台恰如一面多棱镜,其参展商结构的每一丝变化,都将折射着产业转型的真实脉象。

现场人流1.JPG

在距离第26届中国环博会开幕不足 30 天的当下,我们有幸与主办方进行了深度的交流,试图解码环保产业撕裂式的产业变局将会在这场行业盛会上如何具象化的呈现。

一、龙头引领与中小协同,行业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展商结构呈现明显的“轻量化”趋势。据环博会项目总监胡勋洲先生介绍,从展商的企业规模和类型来看,诸如威立雅、盈峰、上实、清新环境、赛莱默、中节能、创业环保、上海环境、北排、申能、上海建工等一众实力强盛的环境综合服务商依然是展会的中流砥柱。但受制于政策调整、市场需求、现金流压力等因素,与往年相比,大型工程公司的参展数量和参展面积有所缩减。与之相对应的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技术型中小企业和初创技术公司在全部展商中占比超80%,凸显了当前市场逻辑的转变:当环保产业从“大基建”转向“精细化运营”,技术型企业在产业升级迭变期将更受青睐。

涌现超过500家新展商,环保产业的活力仍在。环保产业脱下政策“光环”后,不少企业正在悄然离场,又有不少新企业在积极加入。据了解,本届中国环博会约有超过500家企业是首次参展。这些“新面孔”大多聚焦于工业废水零排放、VOCs治理、膜材料、资源化等细分领域,显现出“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鲜明特征。500家新展商的亮相,既是对“环保产业饱和论”的有力回击,也揭示了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的必然路径。当传统治理需求趋于平稳,新的增长极正在政策与技术的交汇处不断萌发。

尽管受行业变革影响,本届中国环博会展商规模及展示面积略有缩减,但仍吸引了2,200余家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持续领跑全球环保行业展会,稳居亚洲旗舰地位。

二、政策倒逼+需求升级:哪些板块正在‘踩油门’?

污泥处理板块的“数量收缩”与“质量跃升”并存。由于市政污泥处理设施新建项目需求放缓、内卷式竞争造成的利润空间压缩、政策门槛抬高倒逼企业升级技术等行业挑战,部分技术储备不足的污泥处理企业被迫退出。据主办方介绍,尽管本届中国环博会污泥板块的参展企业数量出现小幅下降,但诸如景津、中大贝莱特、同臣、兴源、博一、新环、大张等行业龙头企业依然还在,他们将展示出龙头企业如何凭借技术迭代能力、应用场景拓展能力、行业生态整合能力在行业整合和市场洗牌中占据优势地位。

水处理耗材板块市场活跃度持续高涨。据了解,本届中国环博会上,将会有杜邦水处理、时代沃顿、水艺膜、津膜、久吾高科等超过200家膜分离技术相关企业参展。同时,水处理药剂与杀菌消毒等领域企业的参展数量有显著的增长。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水处理耗材这一细分领域的强劲增长势头,更与当前污水提标改造和资源化利用的“刚需”爆发高度契合。值得注意的是,当膜材料开始用于盐湖提锂、药剂能够同步实现减污降碳、消毒设备集成 AI 运维时,耗材企业已不再是水处理产业链的附属环节,而是资源循环与能源再生的核心参与者。这种角色转变,不仅解释了参展商数量的增加,更预示着环保产业正迎来“技术驱动价值”的新周期。

知名展商3.JPG

环境监测与检测行业从“设备普及期”迈入“精准治理与数据赋能”新阶段。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及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深水区,环境治理从“看得见污染”转向“算得清源头”,市场需求正从硬件采购转向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环博会项目总监表示,今年环博会的环境监测板块展商数量相较去年也有小幅增长,但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赛默飞、先河、聚光、岛津、哈希等行业龙头企业将融合物联网、AI算法与大数据分析等数智化技术,构建 “感知终端+智能算法+决策平台”的三位一体解决方案,充分彰显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作用。

尽管传统的水处理、固废处理等环保领域市场逐渐趋于稳定,但展会推出的多个特色展区,如资源循环利用,风、光电组件回收,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却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南方路机、群峰、陶朗、嘉诺、威斯肯、恩玛、首誉、联冠、瑞钢、拜恩等知名企业覆盖从高效回收、智能分选、精细拆解到绿色再利用等全产业链。

三、观众预登记同比大幅增加 多元化邀约不负行业信赖

环博会项目总监透露,本届展会的预登记观众同比大幅上升,业内人士坦言:在环保行业变革期充满诸多焦虑与渴望,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让企业急需寻找新方向,技术迭代的压力也让专业人士担忧是否能跟上时代步伐。而中国环博会作为业内集中度、专业度、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交流平台,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通过与同行交流,他们可以获取新灵感和应对策略,推动企业与行业共同进步。

除产业转型需求驱动外,主办单位在观众邀约领域的系统性升级成为拉动行业交流的关键引擎。胡总监表示“通过构建‘精准触达+深度邀约’双轮驱动模式,本届展会在参观团组织、广告投放留资、国际买家邀约三大维度实现突破,观众预登记数量同比大幅增加。”

据主办方统计,通过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行业组织机构定向邀约,目前已经邀请到全国各地区环保局、水务局、城管局、水务集团、垃圾焚烧厂等市政单位,以及化工、电子、纺织、建筑材料、表面处理、橡胶塑料、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等重点制造业的110余个参观团。

线上线下联动投放6.8亿次曝光,深度触达80万+用户决策者。重点布局短视频平台,特别制作 "环保技术推荐官" 系列推荐短视频,助力参展企业的优质技术获得更高频的曝光。

启动全球链接计划,重磅推出一系列海外推广措施,重点锚定东盟、中东、“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辐射南美、北美、欧洲市场,利用IFAT全球网络资源,邀请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度、越南等10余个国家的采购参观团,吸引来自海外新兴市场的6000+采购商注册。

站在环保产业变革的“第一视角”,我们可以看到更具专业性和前瞻性的发展方向,也将更清楚如何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挖掘蓝海潜力、抢占优势地位。2025年4月21-23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不见不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