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固废领域的发展现状来看,似乎每一个细分领域都遇到了发展瓶颈,垃圾焚烧发电产能过剩、环卫服务内卷频发、固危废处置能力发展不平衡与过剩等问题加剧。但从长远来看,固废领域势必将朝着更加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向发展,从央国企的动作来看,资源再生成为新一轮争抢的热门市场。
北极星固废网整理了各行业的热门关键词,洞察2025年的发展趋势。
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关键词:出海
在国内市场“瓜分殆尽”之时,有财力、有技术的垃圾焚烧发电龙头企业早早将目光瞄向海外,如果说前两年是“试水”阶段,那么2024年则是中企大举进军的一年。
2024年1月,伟明环保签署印尼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备采购合同;
2024年3月,军信股份举行比什凯克垃圾科技处置发电项目投资协议签约暨奠基仪式;
2024年3月,中国能建签约泰国TGE垃圾发电项目总承包合同;10月,中国电建签约越南胡志明市心生义垃圾发电项目合作协议;
2024年6月,旺能环境签约首个海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泰国SPNS和SPNK项目设计供货框架合同;8月成立越南办事处;9月旺能环保分别与NONGSARAI、NAKLANG签署了《NONGSARAI离岸合同》、《NAKLANG离岸合同》,由旺能环保为呵叻府NONGSARAI 9.9MW和NAKLANG 9.9MW的两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提供设备设计、供应品、材料、出口清关、运输等;
2024年7月,由康恒环境与越南BCG集团共同投资的越南胡志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举行奠基仪式;8月,康恒环境举行泰国代表处开业仪式,这是继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之后,康恒环境在东南亚设立的第四个驻外机构,同日康恒环境与Super Energy举行暖武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公司交接仪式;9月,康恒环境与印度尼西亚望加锡市政府签署望加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合作协议;
2024年9月,浙能锦江环境印尼巨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顺利开始桩基工程,这标志着由浙能锦江环境投资开发建设的第一个海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开工;
2024年10月,中国天楹就越南兴安省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与越南辉英环保公司达成合作;同月,中国天楹将与泰国清迈7SUN公司正式签署清迈省宗通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合作协议和EPC框架协议;
2024年10月,中科环保签署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合作备忘录,积极推进乌兹别克斯坦首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落地;
2024年12月,三峰卡万塔造马来西亚雪兰莪 Jeram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多套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顺利发货;
此外,深圳能源、泰达股份、华西能源、中科环保等企业也先后达成战略合作,共拓海外市场。
企业的出海动向,从2024年年初贯穿到年尾,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逐渐向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扩张。
据人民网报道,2025年1月,伊拉克国家投资委员会宣布,将伊拉克首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以DBOO模式(设计-建造-拥有-运营)授予康恒环境。康恒环境海外市场再下一城,也为今年的海外征战开了一个好头。
环卫市场关键词:内卷、设备更新
2024年环卫服务市场价格战“内卷”加剧,环保服务行业门槛较低,竞争激烈,在市场化进程推进的过程中,成本逐渐透明化,企业只能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2024年5月,江西南昌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布建成区环卫一体化服务外包采购项目中标公告,中鑫航(深圳)实业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康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长沙玉诚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深圳玉禾田智慧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四个标段,总中标金额为5.1亿,而招标文件显示的项目预算总额近6.9亿,约74折的“折扣”力度不小。
2024年7月,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2024年-2026年度环卫保洁、绿化养护项目中标公告,皆由5家环卫企业分获,总成交额9557.19万元,而招标文件显示的项目预算总额高达1.6亿,折合下来也是打了6折的。
2024年11月,重庆市垫江县桂溪片区环卫作业服务采购项目(重新采购)中标结果公示中,新安洁智能环境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约2987.97万元中标,与招标预算相比,近5折。
甚至还有低于5折中标的,投资为57504.87万的张家界市城区环卫一体化项目,最终的成交金额为26804.87万元,首创环卫低价竞得该项目。
根据环境司南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292个样本数据中,超过60%的样本项目打折成交。如此竞争局面,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洗牌。
而另一个与“内卷”截然相反的关键词是“设备更新”,在环卫服务市场争得“你死我活”的局面下,设备更新为环卫装备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4年4月,住建部发布《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推进环卫设施设备更新。更新改造高耗能、技术落后、故障频繁、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备以及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据中国政府采购网数据显示,自2024年4月1日—2024年12月31日,以环卫设施为关键词搜索的相关招投标项目数量为400+,其中环卫设施设备更新类项目占比很高,预算金额一般从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
截止2024年底,全国完成城区(首轮)环卫市场化改革的区县数量为2024个,城区环卫市场化率已达70.34%。近年来环卫市场化进程加快,环卫行业的机械化、智能化、低碳化进程也在同步提升,以盈峰环境、宇通环卫为首的新能源环卫装备龙头企业也将进一步抢占市场。
据了解,盈峰环境在去年10月将32台新能源环卫车出海到泰国,同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一样,将目光已锁定海外市场。
危废处置市场关键词:过剩
对于危废处置市场来讲,过剩已持续多年。2024年多个省市发布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投资引导性公告均在提醒投资者产能过剩的风险。
当然,每个地方的产废种类与当地产业发展结构有很大关系,产能过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分布不均——部分地区产能过剩: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早期投资较多的地区,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过度集中,导致局部区域处置能力远超实际需求;偏远地区能力不足:与此相对,部分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区域内危险废物需要跨区域转运,增加了处置成本和安全风险。
结构性过剩——低端处理能力过剩:一些技术含量较低、处理能力单一(如简单的焚烧或填埋)的设施过剩,而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能力强的设施相对不足;高端处理能力不足:对于复杂危险废物(如高浓度有机废液、垃圾焚烧飞灰等)的处理能力仍然不足,导致部分危险废物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处置。
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频发:由于处置能力过剩,部分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导致行业整体利润下降,甚至出现恶性竞争;资源浪费:部分处置设施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和投资回报率低。
行业集中度低——小散乱企业多:危险废物处置行业中存在大量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和产能过剩;整合难度大:由于行业分散,整合难度较大,导致过剩产能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快速出清。
需求端变化——工业结构调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清洁生产的推进,部分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产能减少,导致危险废物产生量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处置能力过剩;资源化利用替代:随着技术进步,部分危险废物通过资源化利用得到有效处理,减少了对传统处置设施的依赖。
过剩产能、低价恶意竞争、监管缺失与非法处置等诸多因素,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最终还是由企业买单。
资源循环利用市场关键词:蓄势待发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在2024年的热度持续升高。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指出,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
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进一步加大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市场空间,而2024年10月18日,习近平就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作出重要指示,表明我国对资源循环利用行业未来发展以及对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高度重视。
重要指示强调,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是党中央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着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推动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作出批示指出,搭建多层次、立体化、高效率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落实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建设世界一流资源循环再利用产业集团。
据了解,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18日在天津成立。企业注册资本100亿元,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各占20%,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各占10%。
随后,欧冶链金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节能(汕头)再生资源技术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先后纳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
随着中国资源循环集团队伍的不断壮大,也进一步表明了其聚焦的主营业务,涵盖线下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和废钢回收、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和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业务、退役风电和光伏设备回收、废有色金属回收以及废塑料回收加工等。
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终于迎来正牌央企,有央企牵头、政策支撑,资源循环利用行业未来蓄势待发!
总结
回望2024年,固废领域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从各细分领域发展关键词可以看出,每个细分领域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尽相同,这也是对固废企业的一场“大考”。随着AI大模型的盛行、数智化装备的应用和升级,有了智能化技术手段的加持,固废处置领域向“新”求“质”之旅将加快脚步,北极星固废网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