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征集了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旨在展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和取得的成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做法。这些案例做法仅供参考借鉴,不作为相关企业开展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今天,一起来看河北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典型案例⑤——煤化工行业典型案例。
河北建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河北邢台,占地面积1678亩,是一家典型煤化工行业企业,主营产品为冰醋酸和纯苯,具备60万吨冰醋酸产能,2021-2023年累计实现产值82.94亿元、纳税8.74亿元。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污染物和碳排放量大,影响当地环境质量等问题。为此,该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推动燃煤烟气污染物深度治理协同碳捕集利用、光伏发电、数智化管理等项目,积极探索出一条典型煤化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之路,为煤化工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推动燃煤烟气污染物深度治理协同碳捕集利用。充分利用园区余热资源,在锅炉烟气多污染物深度治理基础上进行全烟气量碳捕集,捕集的二氧化碳全部回用于醋酸生产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碳排放-捕集-利用的闭环循环过程。其中,烟气治理部分主要包括高效SCR脱硝工程、喷淋-填料双塔耦合脱硫工程和降温-再热消白工程建设及提标改造,经深度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值显著低于国家标准;二氧化碳捕集部分设计规模20万吨/年,碳捕集效率超过90%,解析二氧化碳浓度达到99.5%以上;二氧化碳转化利用部分,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经甲醇羰基化合成醋酸。其中,二氧化碳捕集项目投运后,企业二氧化碳外购量较从前减少82%,年节省成本约3000万元。2024年以来,累计捕集二氧化碳超4万吨,同时,减排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污染物约7.68吨/年。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该项目获评2023年中国减污降碳典型案例;2024年,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一批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
建设光伏工厂。立足当地日照充足、光伏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在厂区空地、厂房屋顶、车棚顶等铺设光伏板,总建设面积约114882平方米,预计装机容量15兆瓦,分两期完成建设。其中,一期光伏项目于2023年12月全部建设完成并并网使用。截至2024年10月12日,一期光伏项目累计发电228.72万千瓦时,为公司提供稳定绿色电力供应的同时,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1274吨。
建设数字化智能工厂。建成投用“能碳污”数字化智慧管理平台,基于能流拓扑仿真技术构建工业微电网能源管理体系,基于碳收支动态核算技术构建碳资产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基于三维数字化手段构建全流程环境闭环管理体系。其中,通过实施电机节能评估诊断与优化,每年可节约电量142万千瓦时,折算二氧化碳减排量791吨;通过“能碳污”数字化智慧管理平台加强生产运行调控,持续保持环保绩效A类企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