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环境高安屯厨余垃圾处理厂落成,全面进入消缺调试阶段。该项目的建成,填补了朝阳区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的空白,标志着朝阳区迈上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是中国式现代化朝阳实践取得的新成绩。
高安屯厨余垃圾处理厂项目是朝阳区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市、区两级重点工程,占地59.76亩,设计日处理能力800吨,是北京市规模最大、工艺链条最全的厨余垃圾专业化处理设施。项目采用“预处理+厌氧发酵+污水处理+残渣焚烧+沼气发电”处理工艺,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沼渣可在园区内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本项目以绿色零碳、智慧高效、凝聚价值为目标,推动项目及园区能源流、碳流、信息流、价值流进行数字化融合。通过采用污水系统再生水热能利用、分布式光伏、屋面导光管、沼气发电及余热利用等清洁能源为项目生产供能,实现本项目和园区高效能源管理及新能源利用,物料和能量得到良性循环,真正达到项目与园区的源网荷储,多能互补,实现绿色产业新发展。
本项目的实施具有较好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为区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项目每年可产出沼气1830万立方米、油脂2480吨,可用于生物质发电和生物燃料,每年可实现光伏发电75万度。通过对油脂、沼气等资源的回收利用、实施光伏发电技术等节能减排举措,可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抵消效益约38000吨二氧化碳当量,园区每年综合处理能力将超过300万吨,绿色电力供应能力将超过6亿度,助推园区打造成为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的重要典范,为全国同类型园区提供“朝阳模式”。
项目竣工后,将有效提高和保护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根本改善老百姓普遍反映的前端垃圾混收、混运问题,有效实现“源头分类投放,末端资源处理”的系统衔接,对全面提高北京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