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碧水源中标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灵峰镇水厂设计、施工EPC总承包项目,中标价格2.03亿元。
据北极星环保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024年碧水源牵头或参与中标项目约23个,内容涉及特许经营、农村生活污水、市政污水、工业污水、膜组器、供水项目等,中标金额约70亿元。
但碧水源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8亿元,同比增加4.53%;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64.7万元,同比下降452.77%。
碧水源作为知名水务企业,爆出“亏损”,在行业内引起关注。
那碧水源这些年发生了什么呢?
23岁碧水源“成长史”
碧水源创办于2001年,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以膜技术起家,后来很快成为了国内水处理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
2008,碧水源成为北京奥运指定水处理技术提供单位。
2010年,碧水源作为中关村自主创新知名品牌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龙头股之一。
仅仅不到10年,碧水源就完成了上市。
上市后的5年里,碧水源展现出强劲的成长性和发展性。2014年后,公司先后获得了国开行、中信银行数百亿授信。2015年,国开以54.3亿巨资拿下10.48%的股权,以定增方式成为第三大股东。市场地位超然的国开行首次股权投资一家水治理公司,开创了行业先例。
2015年,无论是国家政策支持还是环保发展势头,碧水源都赶上了时代的红利。
可惜好景不长,2017年,继财政部印发《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和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等相关文件,PPP迎来了强监管周期。
同时,受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8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通过降杠杆化解金融风险。
在国家实施金融降杠杆以及PPP项目风险严格控制的措施影响下,2018年,碧水源净利润同比大降50.41%。
至此,环保产业的“黄金期”结束,一大批参与PPP项目的环保企业陷入困境。
面对业绩下滑和巨大资金压力下,碧水源尝试多种自救措施,包括股权质押、股份转让以及积极的市场开拓和业务增长策略等。
最终,出于对自身财务状况的考虑,碧水源引入国资,找到中交集团这棵“大树”。
2019年7月,3.21亿股的股份转让完成登记,中交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城乡控股成为碧水源第二大股东。
而中交集团的到来确实给“焦虑”中的碧水源带来了希望,中国城乡控股的介入可协助碧水源进行相应融资安排,并拓宽业务渠道,协同效应凸显,业绩开始回暖。
中国城乡控股后来又通过定向增发和收购,把所持股份追加到了33%,国务院国资委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中国城乡控股接手后,碧水源的财务状况相对稳定。成为中交集团体系一员后,碧水源主动求变、积极应变,开启了混改之路。
2022年,公司管理正式纳入中交体系,也是公司治理向混合所有制转变的首个完整实施年,碧水源在战略目标、公司治理、科技创新、业务发展、人才队伍等五方面与中交集团深度融合。
23岁碧水源“经营史”
经过23年成长,碧水源在水处理领域拥有全产业链服务技能,从前期方案设计、中前工程建设,到后期运营服务,可谓是“全能王”。
那么,碧水源呕心沥血发展到今天“经营史”如何?
从碧水源2007-2024营收、净利润看出,碧水源自发展之初业绩逐年上升,同时2014年9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我国开始全面推广PPP模式,随后PPP进入了“井喷”阶段。
碧水源在依靠自身技术发展的同时,乘上PPP机制“东风”,2017年营收到137亿,相比最初营收翻了近百倍,净利润达到25.09亿元,这也是碧水源“经营史”上巅峰之年。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18年,上述提到,受金融降杠杆和PPP项目政策影响,碧水源业绩出现下滑,净利润直接“腰斩”到12.45亿,随后几年中净利润最低到2021年5.84亿元。
近两年业绩逐渐平稳,2022年、2023年营收为86.90亿元、89.53亿元,净利润为7.10亿元、7.65亿元。
目前,碧水源成为了综合环境服务商,他是怎样从拥有单一产品的“小伙子”成为能力超群的“壮汉”呢?
众所周知,起初碧水源是一家专注膜技术应用企业。
2005年,碧水源中标万吨级以上规模的MBR污水资源化工程——北京密云再生水厂项目。
2006年,投资建立膜基地——“碧水源膜技术创新产业园”。
2007年,碧水源中标“奥运龙形水系高效过滤与循环系统”、“奥运龙形水系自然水景工程”、奥运配套工程“顺义温榆河资源化项目”,业务已经涉及系统、工程等方面。
2010年,碧水源上市后,发展为采用先进的膜技术为客户一揽子提供建造污水处理厂或再生水厂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业务模式,产品分为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膜销售、净水器销售三部分。
2011年,公司业务扩展,碧水源家用净水器产品全面进军家用净水市场,同时开始承接给排水工程项目,产品分为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净水器销售、给排水工程。
2013年,碧水源抓住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水资源严格管理、饮用水指标升级等政策利好落实的大好机会,盈利持续上涨,市政工程纳入碧水源业务范围,产品分为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净水器销售、市政与给排水工程。
2014年-2016年,碧水源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产品仍为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净水器销售、市政与给排水工程,随着PPP项目增多,市政与给排水工程占营业收入比重由19.13%升至46.81%。
碧水源快速发展同时,也在开辟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
2017年碧水源与北京良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签订股权收购协议,以8.49亿元的价格收购后者70%股权,为该公司控股股东。良业科技主要以科技和创意为手段为客户提供城市、景区和家庭的光科技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碧水源产品增加城市光环境解决方案。
2018年,碧水源放慢PPP脚步,市政与给排水工程占营业收入比重下降至10.62%,环保整体解决方案占营业收入比重上升至67.97%。
2020年,公司经营模式发生变化,运营服务开始出现。当PPP/BOT项目建设完成并调试验收后进入运营期,碧水源承接部分委托运营项目,并按照项目合同收取相应运营收入,当年运营服务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1.96%。
2021年,净水器销售业务同比变化-45.12%,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6%,且由于持股比例原因,净水科技公司不再纳入公司并表管理范围,产品为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运营服务、城市光环境解决方案、市政与给排水工程。
2021年至今,公司产品结构未发生变化,但各产品板块占营业收入比重在不断变动。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近三年,运营服务占营业收入比重在不断上升至39.9%,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所占营业收入比重有所下降。
2022年,碧水源业务发展战略板块首次加入盐湖提锂领域,碧水源董事长、总裁黄江龙曾表示为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参与盐湖提锂新赛道,以此抓住我国盐湖提锂行业市场机遇。
看完了碧水源经营模式变化,再来回顾下作为碧水源起步支撑的膜技术近年来发展情况如何?如今碧水源旗下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膜生产和销售。
近3年来看,碧水源膜生产和销售净利润在逐年上升,2024年中期报告披露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营收3.46亿元,占总营收约10.03%。
亏损到底怎么回事?
近两年,碧水源净利润基本在7亿左右(2022年净利润7.10亿,2023年净利润7.65亿),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亏损7264.7万元,是怎么回事呢?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基本上上市以来就不怎么亏损,今年营收和业务是否经营正常?
9月5日,碧水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剔除云南水务的影响,公司主业较上年增长情况良好,公司主业收入、订单等情况均较上年实现稳步增长。
说明,2024中期报告中提到的确认较大投资损失的“重要参股公司”指的是云南水务。公开资料显示,碧水源持有云南水务24%股权。
云南水务由碧水源与云南城投合作成立,主要承接云南本地的水治理项目工程和运营业务。2015年,碧水源以PPP模式合资设立的云南水务在香港挂牌上市,“云水模式”大获成功,成为中国水务领域第一家PPP模式上市公司,上市后市值一度超过60亿港币。
然而,曾经被奉为PPP模式典范的明星公司,也最终光环褪去。
2024年,云南水务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亏损人民币9.23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约為人民币2.48亿元;报告期内净亏损主要由于运营收入减少及金融资产预期信贷拨备及商誉减值拨备增加所致。
结语
历经23年,碧水源从专精走向全面,从轻资产为主走向重资产,扎扎实实走过20年跌宕起伏之路实属不易,有过辉煌时刻,也陷入过“困境”,也从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成为了央企下属公司。
这么多年,碧水源一直属于“话题”企业,几乎年年都有关注点,故事多也证明了企业活力。
如今,碧水源进入平稳发展期,依然是水处理领域龙头企业之一,在环保市场中,只要在,就有无限可能。
本文以客观事实和数据成文,无意褒贬,如有不适还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