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停运近4年的金寨凯迪生物质发电项目重新启动点火,实现并网发电。在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迟迟不到位,前端生物质燃料短缺的当口,为什么重新点火运行了呢?
官方表示,凯迪电厂的复工复产是金寨开发区推动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再利用的典型案例。我们也能看到,在国补退坡、补贴拖欠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大环境下,能重新点火运营实属不易。
北极星固废网也注意到环球零碳在近日曾发布了一条这样的资讯——《全行业难撑过今年,第一个退场的新能源领域出现了?》,讲的是生物质发电厂砸锅卖铁度日,没钱买燃料、没钱发工资。企业濒临绝境。数十家国内农林生物质发电企业发布求助信:全行业难以撑过今年。
这篇文章里的生物质发电指的是农林生物质发电,以秸秆、稻壳、农林加工下脚料等农林废弃物作为燃料的直接燃烧发电。
文章直言,国补退坡对生物质发电行业影响重大。
政策导向,国补将有序退坡
其实早在2020年发布的《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其补充通知中,就明确了生物质发电项目(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为82500小时。生物质发电项目自并网之日起满15年后,无论项目是否达到全生命周期补贴电量,不再享受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核发绿证准许参与绿证交易。
另一部影响生物质发电行业的重磅文件——《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行的实施方案》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规划内已核准未开工、新核准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新纳入补贴范围的项目补贴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分地区合理确定分担比例,中央分担部分逐年调整并有序退出。
一方面严格限制了项目拿补贴的年限,另一方面又将新建项目“拒之门外”。自2021年1月1日起,规划内已核准未开工、新核准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是可以申请竞争性配置项目拿到补贴,但这个竞争也是相当激烈。
北极星固废网数据统计,今年前7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中,仅4个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获得补贴,从项目的并网时间上看,都在2023年并网发电。
根据2020年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核减环境违法等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的通知》要求,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验收合格报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后方可纳入补贴清单范围。待完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安装、保证正常运行,并与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和省级电网企业(含地方独立电网企业)联网,实时传输数据后,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通知电网企业,电网企业方可拨付补贴资金,未实时传输监测数据期间的补贴资金在结算时予以核减。
2020年的三部重磅政策,彻底明确了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发展方向,但是留给生物质发电企业的问题也着实不好解决。一方面国补有序退坡,另一方面行业发展不规范导致补贴资金核减,再加上补贴拖欠,这三座大山让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雪上加霜。
这让人不禁产生疑问,生物质发电到底赚钱吗?
与垃圾焚烧发电不同的是,农林生物质发电企业必须高价购买秸秆等原料。据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测算,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不同区域的燃料收购单价约220元/吨~430元/吨不等,平均价格约300元/吨。按300元/吨的价格来算,在标准水分和热值条件下,企业每发电一千瓦时,所需的燃料成本为0.42元。补贴逐步退坡后,按地方燃煤基准价来算(大部分地区燃煤基准价低于0.4元/千瓦时),原料买入价就会高于卖出价,企业将会亏损。
再叠加补贴申请难、竞争激烈等因素,业内人士估测,2023年末已有约三分之二项目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以生物质发电为主营业务的光大绿色环保,也面临利润下滑,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根据相关项目的运营期及运营时数对集团享有之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实施限制。
全球最大的生物质发电企业——国家电投旗下国能生物,曾发布公告称,受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电费退坡影响,部分生物质发电机组补贴到期,导致公司经营亏损;叠加公司部分机组到期后面临停备时间过长、转型希望渺茫等问题而计提资产减值,公司2023年利润总额-19.94亿元,净利润-20.34亿元。
龙头企业尚且如此,可见生物质发电行业的“寒冬”还要持续多久。
业内人士喊话,生物质发电企业急需甩掉“补贴依赖”的拐杖,但对于同样面临国补退坡的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来说,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