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简介重庆市秀山县三峰新能源有限公司地处重庆市秀山县官庄街道雅都村,占地约105亩,特许经营期为30年,是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峰环境”)的全资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为2.8亿元,注册资本8368.581万元。公司目前日处理生活垃圾400吨、餐厨垃圾3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14.6万吨,主

首页> 垃圾发电> 运维增效> 项目> 正文

项目信息|秀山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2023-10-20 15:01 来源: 北极星环保网

一、公司简介

重庆市秀山县三峰新能源有限公司地处重庆市秀山县官庄街道雅都村,占地约105亩,特许经营期为30年,是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峰环境”)的全资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为2.8亿元,注册资本8368.581万元。

公司目前日处理生活垃圾400吨、餐厨垃圾3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14.6万吨,主要配置一套400吨/天SITY2000逆推式机械炉排炉和一套中温次高压余热利用系统(450度、6.5兆帕余热锅炉,10兆瓦汽轮发电机组),烟气净化系统采用SNCR+干法+半干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工艺。余热发电除供工厂自用外,可供约12万户居民用电。炉渣按照政府要求实现综合利用,渗滤液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进行全厂回用,飞灰经螯合固化后送外处理,真正实现了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重庆市秀山县三峰新能源有限公司经过1年8个月的建设,于2020年12月24日成功并网发电!

2022年1月22日,重庆市秀山县三峰新能源有限公司机组圆满完成72+24小时满负荷运行。目前,机组运行良好,各项烟气排放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二、公司股东介绍

公司股东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827.SH)专业致力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EPC总承包、设备制造和运营管理全产业链服务,现主要股东有重庆水务环境(德润环境)、中信环境投资集团、中国信达资产等,是国务院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国环境企业50强、中国固废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

在三峰环境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对推动中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全套设备国产优化。在引进消化德国马丁公司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基础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全套设备国产化,开创了由企业投资、建设、运营并承担风险的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新商业模式。

二是主编国家标准,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作为国家标准主要制定者,三峰环境已主编和参编了《生活垃圾焚烧炉及 余热锅炉》等21项国家及行业核心 标准。

三是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推动技术持续进步。三峰环境在已获得多项技术专利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行业一流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先后获国家环保部批准建设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环境保护垃圾焚烧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建立“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

四是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截至2022年底,三峰环境在国内已投资54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5.955万吨,位居行业前列;技术和装备已应用到国内及美国、印度、埃塞俄比亚、泰国、斯里兰卡、越南、巴西等8个国家的239个垃圾焚烧项目、393条焚烧线,日处理生活垃圾超21万吨,市场占有率持续领跑。

五是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环保科普回馈社会公众。截至2022年底,三峰环境旗下垃圾发电厂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8400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200万吨,为地球新栽10亿棵树木;累计发电量300亿度。与此同时,三峰环境还将垃圾发电行业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寓教于乐的各类宣传资料,以各垃圾发电工厂内的环保教育基地为载体,让环保科普走进社会公众,被国家生态环境部、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目前,三峰环境旗下垃圾发电厂环保教育基地累计接待政企客户及社会公众逾40万人次。

三、工艺流程

设计处理总规模为800吨/日,一期处理规模1×400吨/日,预留1×400吨/日场地,一期2020年12月建成,建成后处理生活垃圾量为14.6万吨,两期建成后处理生活垃圾总量为29.2万吨;采用“垃圾全量焚烧+飞灰固化+剩余物卫生填埋”工艺,一期配置1×400吨/日机械炉排焚烧炉和1×10MW凝汽轮发电机组,烟气净化采用“SNCR脱硝+半干式反应塔+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器”的组合工艺技术。

烟气排放等污染物执行相关协议及国家相关标准,最终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总体目标。

四、项目亮点

运营更安全—采用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智慧化管控体系,电厂运营更安全。

设备使用寿命更长—采用英克耐尔材料堆焊,锅炉受热面使用寿命更长。

参数更高—采用中温次高压余热锅炉,机组整体利用效率更高。

排放更优—采用组合烟气处理工艺,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更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