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VOCs治理从获得重视到污染源治理基本完成大概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放在我国,如果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2010年5月算起,那大约在2030年以前,VOCs治理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年增速。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发布的《2021-2030年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发展报告》预估,“十四五”期间,这一数字大约为10%,超过脱硫、脱硝等其它大气治理细分领域。
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的机会更多,需要面对的挑战也更大,我们希望从各地的相关政策中,能一窥VOCs治理行业发展趋势。
一是源头治理。
做预测通常很难,但托国家政策稳定的福,你不需要动用任何脑力,也能知道一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发展趋势:比如由末端治理逐步转向源头治理。因而在2022年“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源头替代”会被各地方频繁提起。坦白来讲,这与VOCs治理企业关系并不大,更多的是排污企业与上游供应链的优化重组,但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渗透率的提高,必然伴随着VOCs排放标准的收严,VOCs治理企业需要未雨绸缪,加强技术储备,以应对更为严苛的要求和更为激烈的竞争。
二是技术指南。
如上表所示,河北省发布《河北省涉VOCs工业企业常用治理技术指南》,规范了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活性炭吸附-移动催化燃烧脱附、沸石分子筛转轮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光催化氧化五种治理技术的使用。广东省做了涉VOCs典型行业综合治理实例汇编,为排污与治污工作提供借鉴,都可以归到这一类。
这与我国VOCs治理行业的特点息息相关。一是VOCs排放源及其分散,遍布全国大江南北城市乡村,排污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VOCs治理需求长期得不到重视。二是行业起步较晚,当前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多项治理工艺并存,孰好孰坏?什么场景适合搭配什么技术?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给予详尽的指导。指导得当,不仅有利于环保工作的开展,也能推动VOCs治理行业健康发展。
三是协同治理。
VOCs与PM2.5、与氮氧化物、与臭氧间关系密切,一定条件下存在转化关系。如果固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思路,那难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窘境,而协同治理则是当前避免这一窘境的最佳方案。对于VOCs治理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所提供的技术产品需要有更全面的“身手”,适用场景广,能抵抗其它污染物干扰的技术与产品会更受欢迎。当然这也对环保企业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总体上来说,随着工业烟气脱硫、脱硝行业的成熟,VOCs有望成为未来十年带动大气治理行业增长的主力,期间也必将经历行业的洗牌,后续会有更多相关重磅政策出炉,北极星VOCs在线将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