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我国已在“十三五”时期基本摸清土壤污染状况的家底,初步健全土壤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全国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发生了基础性变化。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期,需要全面提升土壤污染的绿色低碳修复水平。
我国土壤修复大概经历了15年的时间,目前仍处于规模扩大和稳定增长阶段。与发达国家超过40年的修复历程相比,我国土壤修复在管理制度、技术发展、工程实践和资金渠道方面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方面还存在不足。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碳排放特征之一是总量排放小,但排放强度大。土壤修复活动的碳排放一般低于同区域的固废、水、大气污染防治碳排放量,但从行业万元投入或者处理单位污染物通量来看,土壤修复工程的碳减排仍有较大空间。特征之二是排放比重小,但上升空间大。由于我国土壤修复体量和规模相对偏小,土壤修复行业的碳排放一般占区域碳排放总量的万分之几甚至更低。但随着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未来土壤修复在局部区域和局部时间内预计可以占比很大,进而影响区域碳减排考核结果。特征之三是二次影响大,三次影响也大。我国土壤修复往往是因为污染土地急需开发,修复时间紧迫,强烈增加了土壤修复成本和碳排放强度,导致修复工程次生环境危害和影响大。后续的建筑工程还会大幅增加污染地块修复三次影响和碳排放。
发展绿色低碳修复,打造土壤修复近零排放工程,实现土壤修复全行业碳中和目标,需要建立土壤修复在核算方法、能耗强度、生态指标、规划体系4个方面的协同机制,进而实现4个挂钩。一是修复机构与低碳核算挂钩,发挥行业学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界定土壤修复活动碳核算的时空范围,构建从业修复公司碳核算技术标准,并要求上市公司发布年度修复项目碳核算报告。二是技术创新与能耗标准挂钩,鼓励绿色低碳的专业设备研发、技术方案优化和工程实践经验总结,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例,对修复技术装备能耗情况进行信息公开。三是产业发展与绿色生态挂钩,引导修复行业和修复工程向绿色生态化方向发展,深入强化自然衰减机理和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绿色生态耦合修复模式研发与应用。四是减量修复与规划区划挂钩,通过优化受污染土地利用规划和区划调整,实现减少需要修复的受污染土壤体量,提升受污染区域的生态景观价值。
土壤污染防治的原则是预防为主,损害担责。国内土壤修复必须破除受资金投入不足、修复强度过大、二次影响突出、开发需求急迫4个方面的掣肘,进而实现土壤修复碳减排的4个脱钩。一是修复体量与经济投入脱钩,发展减少土方扰动和修复材料投入的原位被动修复技术,破除土壤修复工程的巨额资金投入需求。二是修复强度与能源消耗脱钩,通过多种策略降低土壤修复能源消耗,把土壤修复工程化、集约化强度大的活动大幅压缩规模,打造碳中和修复工程和技术模式。三是修复过程与环境足迹脱钩,健全土壤修复活动碳足迹、环境足迹、生态足迹以及水足迹的定量评估技术,在技术方案编制和工程实施阶段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强化协同调度,进一步压缩资源投入和能源消耗。四是修复项目与地产开发脱钩,通过环境绩效评价、专项资金引导等手段,逐步约束和减少面向房地产开发的土壤修复工程比例,发展基于污染责任、源头控制、生态恢复和受体保护的精准修复与管控工程。
“十四五”是实现土壤修复绿色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时期,要加快推动土壤修复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健全行政监管为主的准入管理机制,发展多元环境经济政策激励模式,完善促进污染土地再生的社会共治体系。变革土壤修复与风险管控工程,以依托自然力量为主,减少人为工程扰动和次生影响。创新土壤修复与风险管控技术,以绿色可持续理念为基础,研发具有弹性和韧性的修复技术、材料、核心装备,发展以净土技术和削减污染通量为目标的耦合集成技术体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