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要稳步推进碳中和碳达峰。
近年来,在国企改革大背景下,东湖高新集团旗下的武汉光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谷环保”)水务事业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转化,坚持以技术为突破,在污水处理、模块化应急水质提升、综合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市政污泥处置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01 中小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实施
还白杨坪一泓清水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近年来乡村振兴工作的壮阔蓝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是改善乡村风貌的难点、痛点所在。由于农村污水处理收集难、规模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比例不足、污水配套管网不完善等情况在广大农村地区较为突出。
2021年9月,由光谷环保水务事业部施工总承包的恩施市白杨坪镇熊家岩村集镇一体化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属于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子项目之一。通过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气动循环高倍率HRPC-MBR生物反应器,光谷环保创新性地实现“气动循环、生物曝气、膜面擦洗”三重功效于一体的集成功能,克服了传统处理工艺流程冗长、占地面积大、操作管理复杂等缺点,体现出自动化程度高、维护操作方便、节能高效等明显优势,有效弥补了省内农村污水小型一体化处理设备的产业链短板。
光谷环保水务事业部总工程师向亚东还记得团队第一次抵达白杨坪镇熊家岩村调研时的景象:当地农户家庭厨房污水、洗涤废水、厕所污水等生活废水存在任意排放的现象,给当地水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担。
今年7月,恩施市白杨坪镇熊家岩村集镇一体化污水处理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不仅实现污水高效收集处理,确保出水基本达到回用水的标准、帮助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障,还极大减轻了因流域水污染造成的环境影响。
在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背景下, HRPC-MBR生物反应器技术的未来具备广阔的应用场景,针对农村、乡镇、社区中小水量生活污水,它可以带来非常理想的治理效果。专利的研发过程是从最早产生一个想法、一个概念,无数次调试、实验的反复失败再来、从初步装备化,到最终形成一体化设备。
技术创新的道路无疑是艰苦的,但是能将公司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应用到国家级的惠民工程中,是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02 持续创新工艺技术
治水之策因地制宜
专利技术作为创新成果,是衡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的重要指标。2018年,光谷环保自主研发了“气浮+活性炭滤膜”专利工艺,其占地面积小,运行效率稳定,对黑臭水体应急处理和水质提升具有示范效应,在武汉市武昌区部分区域“四水共治”中的渍水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
废水处理工程涉及多学科、多专业,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处理过程中受到水质、水量、温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每个项目都需要有针对性进行量身定做,才更有利于放大技术优势,节省项目投资、占地以及后期运营维护费用。
对于存量项目,即已经建好的项目,我们通过小技改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比如精准加药和精准曝气等,用于节能降耗。对于新建项目,我们也在运用和尝试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比如厌氧氨氧化、短程硝化反硝化等,这些新工艺可以减低碳源的投加,减少运行费用。
例如,今年竣工的花山污水厂技改项目,改造前项目实际处理能力只达到设计能力(2万吨/天)的55%,且出水水质不稳定。由于项目用地紧张,需要最大限度利用原有构筑物,光谷环保水务事业部项目组采用处理效率高、占地省、自动化程度高,适应性和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强的MBR工艺。今年6月,该项目经环保验收,改造后花山污水厂处理能力提升到2.5万吨/天,且出水各项指标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
根据现场地形条件,目前正在建设的广水马都司污水厂项目经设计优化、调整工艺竖向标高,采用污水厂全程自流,减少污水提升次数,显著节约了运行成本。
03 水务低碳化数字化转型
创新国内水务治理新模式
在双碳政策下,水务治理如何向低碳化转型成为新的行业课题。光谷环保水务事业部积极进行探索布局。
今年6月,位于武汉市新洲区阳逻污水处理厂的全国首个市内风光水多能互补电站一期示范项目成功发电。该项目由东湖高新集团、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营销运营中心和武汉大学共同研发建设,通过合理利用风光水三种新型能源,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变废为宝进行水力发电,再配置光伏电站和分布式风力发电,三种发电形式多能互补,产生源源不断的绿电。
只有将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运营水平形成合力,才能进一步激活市场动力。
近年来,光谷环保水务事业部积极布局“智慧水务”业务,旗下房县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通过采用“智慧水务”运维信息监控平台,显著提升了供排水一体化服务的管理水平和效能。今年8月,房县光谷环保公司荣获省住建厅公布的2021-2022年度全省乡镇生活污水优秀运营企业称号。
未来,光谷环保还将在污水厂全厂光伏发电、污水余热利用等方面,尝试进行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努力打造国内污水厂“碳减排”的绿色低碳样板工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