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于2019年引入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打造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六安模式”,推进城区供排水体制机制改革,谋划实施城市“水管家”,囊括城市供水、污水治理、中水回用、污泥处置、湿地净化等。污水治理从源头小区到末端河湖系统推进,涵盖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水安全提升等方面,城区水环境质量稳步提高。
理清脉络,构建水环境治理体系。探索厂网河一体、城乡一体、供排水一体、建管一体的“四个一体、循环利用”治理模式,构建城市水环境“厂网河一体化”治理体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完成13条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与岸线修复。“厂网河一体化”综合治理一期PPP项目总投资49.82亿元,包括5个存量项目、12个新建项目,围绕污水收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污泥处置和生态修复提档升级,污水处理能力由18.5万吨/天提至41.5万吨/天,污泥处置能力由140吨/天提至280吨/天,新增中水生产能力5万吨/天。紧抓入河排污口治理完善工程,实施蒋家沟、均河、小高堰调蓄池工程、安丰明渠桥梁工程、排泥塘景观工程、管线迁移工程等。推进城区供排水一体化特许经营项目,大幅提升城区排水防涝能力,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实现供水、排水、污水系统化运维管理,全面提升六安城市水环境质量。
点穴施策,源头推进雨污分流。紧盯黑臭水体整治目标,聚焦“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的症结关键,出台《六安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六安市淠河水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等,建立健全城区水环境治理体系长效机制。巩固第一批小区(单位)雨污分流整治成效,完成第二批小区(单位)、街巷雨污混接整治,对大雁河、北郊支渠和苏大堰3条河道周边29个小区进行雨污混错接改造及雨污水管道修复。推动第三批小区(单位)街巷雨污混接整治工程,对4条大沟、站前排水区、蒋家沟、均河、小高堰、安丰明渠等汇水范围内的79个小区和14条街巷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改建排水管道3156米,新建雨水箱涵360米,综合整治城区17处重点积水点。推进建成区雨污水管网检测及市政排水管网改造,累计完成雨污管道补充探测2424公里、雨污水管道检测1692公里。完成城区市政管网修复改造4.75公里、非开挖修复12公里、开挖修复10公里。完善市政排水管网修复改造,将城区分为8个污水汇水片区,对302个混错接点、7233处缺陷实施改造修复。
打造示范,统筹全生态监管链条。通过源头治理、管网修复、扩容增效、消黑治黑以及生态湿地等措施,对城市涉水项目开展全域系统治理,将六安打造成为沿江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的生产运营管理示范城市、“水管家”的标杆示范。统筹供水-排水(再生利用)-河湖水全生态建管链条。“水管家”作为第三方承担城市涉水系统治理目标和管理责任,对城市供水、排水、管网、防洪排涝、河湖等涉水设施统一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调度,全域统筹、科学规划、精准投入、系统治理和智慧赋能,配合地方建立监管资产与水价挂钩的定价调整机制。探索城乡统筹水环境治理新模式,将小区雨污混接整治、市政雨污水管网检测与修复缺口项目统一纳入。持续推进厂网河一体化系统治理,推动供水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建管分离”等诸多问题,优化整合城区供水市场,提升供水质量安全。建立集控中心,实现“厂网河”“供排涝”集中调度、集中管理,优化原有供排水管理架构。在淠河中心城区段两端分别建设绿色示范项目,推进淠河左右岸、上下游协同治理,打造流域治理示范,促进水城融合绿色赶超发展。通过水资源循环利用、污泥资源化利用、清洁能源协同,打造科研示范基地,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