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常州市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专项行动方案》,以纺织服装、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家电、高端装备制造业为现阶段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重点行业方向。到2025年,累计培育100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35家,建设3个以上国家级绿色园区。详情如下:常州市工

首页> 大气治理> 脱硫脱硝> 烟气脱硫> 政策> 正文

常州市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2022-05-24 10:25 来源: 北极星环保网

常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常州市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专项行动方案》,以纺织服装、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家电、高端装备制造业为现阶段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重点行业方向。到2025年,累计培育100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35家,建设3个以上国家级绿色园区。详情如下:

常州市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关于推行绿色制造的战略部署,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苏发〔2022〕2号)等文件要求,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推进“532”发展战略,扎实有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以标准为导向,以公开透明的第三方评价机制为手段,将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作为建设重点,加强节能、节水、环保技术工艺及装备推广应用,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二、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制造强国建设战略,紧紧围绕制造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以纺织服装、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家电、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我市现阶段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重点行业方向。到2025年,累计培育100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35家,建设3个以上国家级绿色园区,开发一批国家绿色设计产品,创建一批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引导培育发展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市级第三方评价机构。

三、重点工作

(一)梯队培育绿色工厂。以高于国家绿色工厂评价通则要求,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甄选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能源低碳化、废物资源化等特点的企业,全面建设市级绿色工厂。通过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淘汰落后设备,建立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推动用能结构优化;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改造厂房,预留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所和设计负荷,合理布局厂区内能量流、物质流路径;推广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实现企业运行全流程绿色发展。同时,推荐工作基础好、代表性强的行业龙头企业申报江苏省绿色工厂和国家绿色工厂。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设27家国家绿色工厂、25家江苏省绿色工厂、63家常州市绿色工厂。到2025年,全市累计培育建设市级以上绿色工厂300家。

(二)开发绿色设计产品。开展绿色设计产品示范试点,在钢铁、纺织、有色、建材、机械、电子、通信等行业选择示范企业,参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绿色设计产品目录,加大《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GB/T32611)和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系列国家标准(GB/T32163)和相关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的宣贯力度,鼓励指导相关企业应用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采用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开发推广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着力提升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引导绿色消费理念。截至2021年底,常州龙骏天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沁尔康环境电器有限公司、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久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共12个产品获评国家绿色设计产品。到2025年,全市再增加20个以上国家绿色设计产品。

(三)推动创建绿色园区。从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园区、低碳工业园区、节水型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中,选择一批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水平高的园区进行培育创建。按照产业结构绿色化、能源利用绿色化、运营管理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的要求,以产业集聚、生态化链接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园区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推行园区综合资源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推进工业园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集中供热、污染集中处理等工程项目建设,实现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园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园区内企业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龙头企业建设绿色供应链,实现园区整体的绿色发展。“十三五”期间,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江苏省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苏省溧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园区分别于2018年和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园区。到2025年,推动溧阳经济开发区、金坛经济开发区、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创建国家绿色园区。

(四)全力打造绿色供应链。在汽车、电子电器、通信、纺织、机械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行业代表性强、市场影响力大、经营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的示范企业,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发挥供应链核心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调与协作,建立长效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优先支持绿色工厂及绿色产品供应商纳入绿色供应链管理名录。强化绿色生产,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建设绿色回收体系,搭建绿色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构建以生命周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涵盖采购、生产、营销、使用、回收、物流等环节的绿色供应链。截至2021年底,晨风(江苏)服装有限公司、江苏昊邦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率先成为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到2025年,全市再增加3家以上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

(五)完善绿色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建设绿色制造创新中心和绿色制造产业联盟。制定分行业、分领域绿色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建设绿色制造技术项目库。引导培育常州市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绿色制造评价体系相关地方标准的研究,细化我市分行业的绿色工厂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推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培育一批集标准创制、计量检测、评价咨询、技术创新、绿色金融等服务内容的专业化绿色制造服务机构,为企业、园区开展绿色示范创建工作提供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为绿色制造体系政策推广、信息交流、咨询、培训、评估等提供基础支撑。到2025年,培育常州圣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第三方评价机构5家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市工信局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全市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统筹部署和组织协调。各辖市区工信部门加强协调和指导,积极组织本地区企业、园区按要求提出建设方案,做好日常监督和服务。充分凝聚市内有关科研机构、行业协会、服务机构及金融机构的力量,共同推进全市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二)加大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专项建设基金、绿色信贷等相关政策支持,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行业龙头企业申报国家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进一步强化财政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对新获评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制造体系荣誉称号的单位和企业,以及企业实施的节能及发展循环经济项目等,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给予相应奖励及支持。进一步落实现有政府采购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转型。用好龙城科创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入绿色制造领域。发展绿色金融,鼓励金融机构为绿色制造示范企业、园区提供便捷、优惠的担保服务和信贷支持。

(三)提升体系能力。充分借助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力量,培育一批专业化的线下绿色制造服务平台,支撑和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定期发布行业绿色制造示范典型案例,定期组织对有创建条件和意愿的企业、园区进行辅导,加快节能、节水、清洁生产领域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舆论宣传,增强绿色理念,倡导绿色消费,为绿色制造创造良好氛围。

(四)强化绿色监察。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节能监察体系,开展节能专项监察,对超标准、违规使用落后用能设备企业执行差别化价格政策。加强生态环境执法,依法公开重点排污单位名单和查处的违法排污企业名单,对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挂牌督办。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严等行为,严肃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行业管理方式,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来开展绿色评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