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泰安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布了2022年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年度工作计划,详情如下:
2022年全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强化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聚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品质提升、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建筑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登高望远、奋力争先,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位次前移,为提升泰城现代化水平,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作出积极贡献。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功能完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抓住投资领域支持“七网建设”的政策机遇,积极谋划实施“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行动。一是畅通城市路网。抓好灵山大街东段跨辛泰铁路立交桥、双龙路(紫欣路至灵山大街)、环山路东延二期、谢过城大街、擂鼓石大街东段等5条道路建设,尽快形成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络系统。二是提升城市水网。继续推进引黄入泰、山口净水厂等项目建设,实施全流程供水设施升级改造,加强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管理,保障水质安全。三是优化城市气网。实施中俄东线泰山燃气集团专用接气管线、山东省天然气西干线东平接气门站、泰楼路次高压燃气管道等工程建设,健全天然气调峰、应急和安全保障机制。抓好城市老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四是完善城市热网。完成西部热源建设,启动“莱热入泰”长输管线项目,整合供热资源,统筹完善泰城供热“一张网”。
二、聚焦品质提升,持续优化人居环境
积极融入“城市提升”主战场,坚持高水平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建设高品质、现代化的魅力泰安。一是打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收官战。统筹推进城市更新美化等重点工程,做好两个省级试点片区建设和验收工作,确保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完美收官。二是加快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对已启动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稳妥有序,分类推进。严格棚改范围和标准,年内新开工棚改项目2个、1072套、基本建成1438套。三是高标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年内改造老旧小区82个项目、1754栋楼,惠及居民6.08万户。四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完成《泰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泰安历史文化街区(红门路-岱庙-通天街)保护规划(2020-2035)》成果报批,
三、聚焦住房需求,构筑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建立健全多元化、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尽最大努力解决不同群体住房困难。一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继续实施房地产市场秩序三年整治行动,依托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构建以信用建设为核心的新型房地产市场监管体制。强化市场监测和分析研判,做好全国房屋网签备案联网数据采集,严格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提高房屋网签备案水平。二是培育发展长租房市场。坚持租购并举,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进一步推进“租购同权”落实落地。引导住房租赁企业通过“商改租”“工改租”“商建租”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三是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稳步推进人才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内计划实施3个项目、320套。年内发放住房租赁补贴560户。四是深化“齐鲁红色物业”建设。深入实施“红色物业·宜居泰安”暖心工程,持续开展红色物业攻坚专项行动,2022年力争全市业委会组建率达80%以上,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85%以上。
四、聚焦转型升级,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
抢抓机遇、综合施策,全力做大做强建筑业,力争建筑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一是壮大龙头企业规模。按照优势互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指导各建筑企业向“精、专、优”发展,促进建筑产业良性循环,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集群,形成泰安建筑业的“联合舰队”。二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采用混改、联合体投标、工程合作等方式,支持本地骨干企业参与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超高层建筑等“高大难新”项目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借助海外工程建设发展联盟,巩固拓展“一带一路”等海外市场,扩大出国施工份额。三是强化政策支撑。实施企业帮扶“一企一策”,分区分级分类制定扶持方案,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大“政银企”对接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建筑企业的信贷支持。全面推行保证保险替代保证金和工程过程结算制度,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四是加强市场监管。推进招投标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评定分离,强化建设单位定标权。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资质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信用管理,规范信用评价及结果运用。
五、聚焦黄河战略,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推进住建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住建担当”。一是持续抓好清洁取暖建设。研究完善农村地区取暖季运行补贴办法,结合光伏试点建设,探索推进“双清暖心”工程,尽快形成推广模式,年内完成农村地区改暖12万户。二是大力发展高品质绿色建筑。全面落实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行绿色建筑统一标识制度,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其他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不断扩大高星级绿色建筑比重。三是加快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全面落实近零能耗建筑技术要求,推动低碳、零碳建筑(社区)试点建设。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和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加快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建筑应用。四是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推动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和模块的标准化、集成化生产,推动装配式建筑生产项目落地。五是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落实海绵城市设施竣工验收制度,新增海绵城市面积4平方公里。探索综合管廊建设管理运营长效机制,推动管廊成网成片发挥最大效益。
六、聚焦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抓手,持续加大村镇建设力度,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泰安方案”、贡献住建力量。一是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根据省厅要求开展小城镇建设提升试点工作,积极争取人口聚集镇、卫星镇、环境宜居镇试点,分类有序提升全市小城镇发展质量。二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危房改造。完善农村改厕后续管护长效机制,持续做好农村厕所革命摸排问题整改。健全农村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年内完成502户改造任务。三是强化村镇历史文化保护。加快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报批和备案,健全保护体系,留住“乡愁”记忆。加强对全市25个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健全传统村落监测评估、警示退出等机制,组织传统民居申报试点工作。四是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以南四湖流域为重点,持续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力争到2023年年底,南四湖流域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5%左右,其他区域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升。
七、聚焦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持续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项“头号工程”,刀刃向内、久久为功,加快住建领域改革创新,全面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营造便民高效的政务环境。主动回应市场主体需求,加快推进住建系统政务服务“全省通办”“跨省通办”。进一步提升水气热等市政公用行业服务水平,推广联合(共享)营业厅、联合踏勘、“一窗受理”,实现数据共享,无差别服务。二是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创新包容审慎监管,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推动监管工作精准化、智能化。依据新《行政处罚法》,加快修订执法裁量基准,进一步规范住建系统行政执法行为。三是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健全住建领域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泰安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尽快出台,做好《泰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调研工作。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有序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进一步擦亮“法治住建.和谐城乡”法治建设品牌。
原标题:2022年泰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年度工作计划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