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1年中国气候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在气候与大气环境方面,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平均大气自净能力指数为3.2吨/天/平方公里,较2001年-2020年平均值偏高12.4%。
大气自净能力较“大气十条”实施初期指数偏高12.3%
大气自净能力反映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与“大气十条”实施初期的2013年相比,2021年的指数偏高12.3%,显示我国大气自净能力总体偏强。
在大气自净能力方面,地区各有差异。2021年,东北中南部、华北北部及内蒙古东部、海南大部、四川西部、西藏大部、青海南部等地的大气自净能力均高于全国平均值,在3.6吨/天/平方公里以上,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较强。新疆西南部和中部局地、四川中部局地大气自净能力小于1.6吨/天/平方公里,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较差。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一般。
除青海、西藏大部、四川中西部以及云南西北部偏低外,全国大部地区大气自净能力指数偏高或接近2001年-2020年平均值,其中黑龙江中部、吉林中部和西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中东部,湖南北部、贵州北部、重庆大部等地偏高30%以上。
冬季北方采暖耗能降低
在气候与能源方面,公报显示,2020年-2021年间冬季北方采暖耗能普遍降低,但夏季降温耗能较常年同期偏高。
公报评估,在2020年-2021年冬季,北方15省(区、市)除黑龙江外,大部分地区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高,采暖耗能普遍较常年同期减少,其中河南、山东、陕西、山西、宁夏气温偏高1℃以上,采暖耗能降幅超10%,河南、山东降幅较大,分别为45%和25%。
在夏季降温耗能评估方面,公报显示2021年夏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温耗能相应较常年同期增加。据相关部门统计,2021年夏季全国用电量为223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其中6月、7月和8月用电量分别为7033亿千瓦时、7758亿千瓦时和7607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增长9.8%、12.8%和3.6%。
2021年气温创1951年以来新高
公报全面分析了2021年中国气候基本概况、气候系统监测状况以及主要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综合评估了气候对行业、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
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年平均气温创历史新高,我国平均气温10.53℃,比常年偏高1.0℃,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且高温过程长、结束晚。
除此以外,全年气候还具有以下特征:全国年降水量偏多;北方降水量居历史第二多;汛期暴雨极端性强,黄河流域秋汛明显;区域性和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华南干旱影响较大;生成和登陆台风偏少,“烟花”陆地滞留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对流天气频发,局地致灾重;寒潮过程多、极端性强、影响范围广;沙尘天气出现早、强度强。与近十年平均相比,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偏少。
原标题:好消息!我国大气自净能力总体偏强,2021年指数较前20年平均值偏高12.4%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