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1(第十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市场高端论坛”在线上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以“双碳目标引领 保障资源安全”为主题。本届论坛的召开,为“双碳”背景下钢铁原材料产业建设高质量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保供稳价、科学谋划战略发展搭建了良好交流平台。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在为本届论坛致辞时着重介绍了今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运行和企业经营整体情况,并基于对内外部发展环境、政策导向和行业方向的判断,重点就我国钢铁行业后续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立有效的市场化行业自律机制,有效维护市场秩序。应形成既有能耗和碳排放政策约束,又有行业自律、政府监督有效的符合市场规律和市场要求的新机制。二是加快铁资源开发,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应加大力度扩大国内矿山资源开发,大力支持再生钢铁料回收和循环利用产业链做大做强,加快推进海外权益矿开发。三是形成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应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建设,形成“优胜劣汰、良币驱逐劣币”的竞争环境,通过碳排放、能耗指标和超低排放等推进严控产能总量和产业结构优化,促进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司长鞠建华在题为《矿产资源规划及矿政管理趋势简析》的报告中,介绍了全国及地方各级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基础、主要任务和工作进展,分析了目前我国铁矿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矿产资源管理趋势。鞠建华指出,我国矿产资源基本国情没有变,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态势没有变。应坚守“底线思维、巩固国内、市场配置、绿色发展、合作共赢”原则,强化重要矿产安全保障,推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构建安全、绿色、高效的资源保障体系。我国钢铁工业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为进一步强化国家及行业铁矿资源保障能力,铁矿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布局应着重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国内资源勘查,力争实现找矿突破;二是优化铁矿开发格局,稳定铁矿供应能力;三是优化铁矿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本届论坛嘉宾演讲精彩纷呈,有助于帮助我国钢铁原材料行业把握政策新要求、认清发展新形势,指导行业内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科学规划发展战略、提升原材料保障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秘书长姜圣才、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李树斌、中国焦化协会会长崔丕江、中国铁合金协会秘书长史万利、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新创五位嘉宾,分别从冶金矿山、废钢、焦化、铁合金、钢铁行业细分领域,围绕双碳背景下全球铁矿供需及对我国铁矿供需的影响、我国废钢铁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焦化行业响应双碳目标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助推铁合金产业升级、“双碳”目标引领我国钢铁原材料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作了精彩分享。
谈到“双碳”目标下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情况,李新创表示,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面临着八大机遇:一是低碳发展将促进构建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二是低碳发展将助推工艺流程结构优化;三是低碳发展将推动行业技术革命;四是低碳发展将促进行业智能化升级;五是低碳发展将加快推动多产业协同;六是低碳发展将协同促进环保治理;七是低碳发展将深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八是低碳发展将助力行业低碳标准化工作。
在李新创看来,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一是低碳转型时间紧、任务重,须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达峰及降碳工作。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二是技术、人才等基础能力薄弱挑战;三是不同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挑战四是工艺流程结构优化仍面临障碍;挑战五绿色设计产品覆盖不足。
李新创表示,推动工艺流程调整,加大废钢的应用对于推动我国钢铁行业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废钢属于绿色资源,而且是可无限循环使用的绿色载能资源,是目前唯一可以逐步代替铁矿石的优质原料。增加废钢供应能力是缓解铁矿石供应压力的重要途径。每用1吨废钢,可相应少消耗1.7吨铁精矿粉,从而少开采4.3吨铁矿石原矿,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焦化、烧结、炼铁等高能耗工序的生产压力。每用1吨废钢,也可节约0.4吨焦炭或1吨左右的原煤,比用铁水节能60%,节水40%。国内企业通过“绿色化、智能化、基地化、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六化协同,增加国内矿供应量,同时,发展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推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稳定国内资源循环。
本届论坛聚焦宏观经济与政策导向、钢铁原材料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协同融合发展、矿业国际合作、资源保障等热点议题,通过形势分析、政策解读、策略建议等精彩内容和丰富形式,累计吸引1.36万余人次进入直播间观看参会、参与讨论和留言互动,广大钢铁企业、矿山企业及钢铁原材料产业链相关企业、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外资机构的领导和代表在线共同参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