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江西省“十四五”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首页> 大气治理> 综合> 政策> 正文

《江西省“十四五”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附:环境影响评估

2021-11-15 10:45 来源: 北极星环保网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江西省“十四五”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要求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石化行业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主动参与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开展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强化末端“三废”集中处理和回收循环,鼓励化工园区实现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详情如下: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十四五”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设区市、省直管试点县(市)工信局,赣江新区经发局:

现将《江西省“十四五”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10月25日

江西省“十四五”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十三五”取得的主要成绩与存在问题

“十三五”期间,全省石化产业面对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下行、环保安全压力加大、新冠疫情突发及全球蔓延等复杂形势,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稳增长,调结构,重创新,促转型,产业发展总体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产业集群实力进一步增强,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取得良好成效。

(一)产业规模稳中有进

截至2020年底,全省石化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59家,实现营业收入3080亿元,占全省工业的8.1%,占全国同行业的2.8%。超10亿元的企业23家,超50亿元企业3家,超100亿元企业1家,九江石化连续多年400亿元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响仍超300亿元。

表1 江西石化产业主要经济指标表

31.png

(二)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十三五”期间,全省石化产业建设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引领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完善了产业链,推动了行业发展。九江石化8万吨/年苯乙烯与30万吨/年烷基化项目、九江九宏新材料配套化纤产业基础材料项目、江西中氟化学材料新建年产2万吨二氟一氯甲烷R22 (工艺中间体)与0.6万吨工程塑料氟硅酸改性剂等含氟材料项目、江西天宇化工年产2万吨2,4-D扩建项目等均竣工投产。九江石化89万吨/年芳烃项目、赛复乐医药化工高端精细化学品等项目开工建设。

(三)重点产业集群势头良好

积极引导产业聚集,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形成了一批产业链较为完善、规模效应显著的产业集群。全省拥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7个,其中石油加工产业正在积极打造炼油-PX-PTA-PET产业链;有机硅产业形成了有机硅单体-中间体-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产业链;有机氟产业培育了氢氟酸-含氟单体-含氟聚合物的产业链;盐化工产业构建了岩盐-烧碱、氯气-氯碱深加工的产业链。

表2 江西石化产业重点产业集群情况

九江石化产业集群。以九江石化为龙头,共有石油炼化关联企业7家;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410亿元,2020年九江石化产业园获省政府批准为省级产业园。

九江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主要包括湖口国家级精细化工产业化基地和彭泽矶山省级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关联企业分别为29家、12家,2020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48.5亿元。

乐平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规上企业35家,其中龙头企业9家,主要是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氯气下游深加工等,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10亿元。

永修有机硅产业集群。以蓝星星火有机硅为龙头,共有相关企业108家。重点产品为有机硅单体及下游配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有机硅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省级新兴战略性产业集聚区。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30.6亿元。

新干盐卤药化产业集群。企业总数53家,其中骨干企业数8家,重点行业领域为盐化工,为全省首批20个重点示范产业集群基地、省级传统产业(石化)转型升级试点。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3.4亿元。

樟树盐化工产业集群。企业总数35家,基地先后被授予“江西省盐化工产业基地”“省级盐产业(樟树)基地”“中国(樟树)循环产业基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98.8亿元。

(四)产品优势日益凸显

“十三五”期间,我省石化产品不断向多样化、品质化、高端化转型发展,扩大了原有产品优势,发掘了新增长动能。截至2020年底,赤霉素原药产能、含硫硅烷偶联剂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位,有机硅单体产能居亚洲第一位,炭黑市场占有率全球第四、全国第一,2,4-D原药产品技术及产量均为全球第六、全国第一。

表3 江西石化产业优势产品表

产能全球第一:赤霉素原药产能240吨/年,国内市场占有率80%以上;含硫硅烷偶联剂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15%,全国44%。

产能亚洲第一:有机硅单体产能50万吨/年,国内市场占有率25%以上。

产能全国第一:炭黑市场占有率全球第四、全国第一,占全国市场份额17.7%;2,4-D原药产品产量全国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80%。

(五)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省石化产业加大研发投入,注重创新能力建设及成果转化,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发展了一批行业急需的新技术、新工艺,组建了一批创新平台。“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6家。九江石化芳烃项目首次采用中国石化自主开发的第三代芳烃生产技术;卡博特蓝星化工燃烧反应技术世界领先;天宇化工的环保型制冷剂中间体1,1,2,3-四氯丙烯的合成技术获省科技进步奖。

(六)两化融合发展稳步推进

“十三五”期间,我省石化产业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九江石化在全国石化行业率先打造智能工厂,先后成为石化行业第一家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国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星火有机硅与中国电信九江分公司联合组建了江西首家“5G+智能化工联合创新实验室”。全省石化产业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总数达到11家,数字化车间68个,智能化装备926台套,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的7家,省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24家。

(七)绿色改造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我省石化产业加大开发和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落实工业绿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绿色改造,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节约了能源、降低了三废排放强度、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全省拥有九江石化、蓝星星火有机硅等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理文化工、善水科技等15家省级绿色工厂,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绿色园区,蓝星星火有机硅为国家绿色供应链企业。

(八)安全发展深入人心

“十三五”期间,我省严格落实危险工艺自动化改造、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企业搬迁、安全管理等工作,化工企业进区入园工作稳步推进,产业自动化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化工生产企业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列入国务院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名单的20家企业均已完成搬迁改造攻坚任务。

“十三五”期间,我省石化产业发展成绩斐然,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化工园区规范化、绿色化、集约化水平仍需提高,园区专业化管理机构覆盖率依旧偏低,化工“三废”排放治理能力尚需加强,安全水平整体亟待提升,尚未形成产业规范化发展范式;化工企业“小而散”格局未根本改变,园区企业间循环链接程度偏低、相互配套较弱,化工产品结构较单一且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业向下游延伸力度不够,尚未形成产业链式发展效应;创新支撑平台数量偏少、实力偏弱,企业创新意识不强,自研核心技术比重偏小,产学研用融通程度不高、成果转化能力偏弱,终端应用开发不足,尚未形成产业创新支撑合力等。

第二节 发展机遇

——政策加持,顶层引领。近年来,国家、省层面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促进石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包括:《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修订版)》、《江西省“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左右)》等,为我省石化产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政策保障。

——需求稳定,市场推动。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国际交流合作的持续加强,必将为石化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空间。此外,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石化行业将进入新的变革和调整期,我国抗击疫情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国内石化产业稳中向好,我国石化产业在本轮变革中将获得新发展机遇和话语权,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将进一步拓展我省石化产品的市场空间。

——技术变革,创新驱动。新一代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石化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劣质及非常规原油加工技术、新一代国产化离子膜和特种膜技术、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大型化技术、精细化工微反应技术、高端化工新材料合成与加工技术等先进装置设备与绿色工艺的日益成熟,为石化产业的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布局优化,开放发展。由于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要求日趋严厉,国际化工巨头正进行产业转移。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区受资源、环境等约束,更倾向于重点发展高端专用化工产品等下游产业,一批石化企业正呈现向中西部加速转移的态势。我省毗邻长三角、珠三角等石化产业发达地区,具备岩盐、萤石等资源和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为我省石化产业链不断完善和提升、壮大产业规模提供了良机。

第三节 面临挑战

——同质竞争、结构性短缺,发展压力较大。目前PX、乙二醇、聚烯烃等需大量进口,但近年来国内炼化一体化集中建设、投产,预计到2025年,除乙烯、聚乙烯存在缺口外,PX、乙二醇、丙酮等均可能产能过剩。同时,国外大宗石化产品大量出口中国,给国内企业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随着石化行业发展压力逐渐加大,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转型,高端化、差异化发展势在必行,且随着下游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及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石化产品向高端化、功能化、精细化、差异化方向发展成为必然。

——安全环保、节能降耗,任重而道远。国家对能耗、水资源严格管控,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行动,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打造等,对石化全行业节能降耗、污染防治和本质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随着我国安全环保监管趋严,资源、能耗指标严格限定,石化产业园区化、集约化、一体化发展道路势在必行,石化企业进区入园刻不容缓,化工园区循环化、智能化改造建设需求愈加急切。

——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发展局势不明朗。当前,国际发展逆全球化抬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导致整个产业链不通畅,极大的增加了石化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随着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立足内需,面向全球,打通国际国内双循环,是石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 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布局合理化、产业链式化、产品高端化、资源节约化、生产清洁化”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提升石油化工、有机硅、氟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链,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大增量,做优存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创新在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提高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着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共性技术。

——坚持规范集聚发展。严格落实产业政策,加强产业规范化管理建设。深化化工园区改革,提升园区规范化、智慧化、绿色化、标准化、服务化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式发展。

——坚持两化融合发展。坚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与石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和服务化发展。

——坚持安全绿色发展。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行动,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树牢绿色发展意识,推广绿色技术、工艺和装备,全面促进石化产业向节约、清洁、低碳、高效生产方式转变。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石化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优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聚集度、绿色发展能效明显提升,产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着力打造“世界硅都”和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炼化一体化基地、氟盐化工基地等。

——总量目标。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左右。其中:石油化工产业1500亿元,精细化工产业1000亿元,化工新材料产业800亿元,氯碱化工产业800亿元。

表4 江西石化行业十四五发展目标

32.png

——产业集群目标。重点打造一批年营业收入过300亿元的产业集群,其中九江石化产业集群超千亿元、星火有机硅产业集群600亿元、乐平精细化工产业集群600亿元、新干盐卤药化产业集群300亿元、会昌氟盐化工产业集群300亿元,樟树盐化工产业集群300亿元。

表5 江西石化产业重点产业集群十四五发展目标

33.png

——骨干企业目标。重点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到2025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60家,其中超500亿元企业1家(九江石化),超100亿元企业2家,超30亿元企业10家。

第三章 发展重点及方向

第一节 炼化一体化

推进九江石化打造炼化行业环保、智能制造标杆,加快炼油适应性改造,实现发展模式由单一炼油至炼化一体化的转型升级。以九江石化PX项目为着力点,推动九江芳烃产业链式发展,建设“PX(芳烃)—PTA(精对苯二甲酸)—PET(聚酯)—终端产品”的产业链。重点发展烯烃、芳烃、精对苯二甲酸、聚酯、溶剂油、轮滑油等重要石化原料,将聚酯长丝、聚酯短纤、高端光学PET薄膜、瓶用切片等产品作为产业链下游的发展方向,鼓励C4、C5资源综合利用。

专栏1 炼化一体化重点发展方向

石油化工原料:重点发展丙烯、聚丙烯、苯乙烯、聚苯乙烯、芳烃、环氧丙烷、精对苯二甲酸、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酯、己内酰胺、溶剂油、润滑油等产品。

C4、C5资源综合利用:C4主要用于分离异丁烯、正丁烯等;C5主要用于分离异戊二烯、间戊二烯、环戊二烯等。

第二节 化工新材料

发挥我省有机硅单体和萤石资源优势,加强有机氟硅材料应用开发,拓展终端产品应用范围,重点发展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聚合物、含氟烷烃、含氟烯烃等有机氟化学品以及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白炭黑等有机硅产品。加强化工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大力发展特种橡胶、高性能合成树脂、功能塑料、可降解材料等前沿新材料。

专栏2 化工新材料重点发展方向

含氟精细化学品:重点发展六氟磷酸锂、氟化石墨、氟化钨、碳酰氟、四氟苯系列液晶中间体、2-碘七氟丙烷(HFIP)等含氟医药、农药及染料中间体、全氟碘代烷等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膜材料、电子级氢氟酸等含氟电子化学品。

含氟聚合物:重点发展聚偏氟乙烯(PVDF)、聚全氟乙丙烯(FEP)、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乙烯基醚氟树脂(FEVE)等高品质氟树脂,以及偏氟醚橡胶、全氟醚橡胶、氟硅橡胶、氟橡胶TP、氟橡胶26等高性能氟橡胶。

含氟烷烃、烯烃:重点发展二氟甲烷、五氟乙烷、1,1-二氟乙烷、四氟丙烯、六氟丁烯等新型含氟制冷剂与发泡剂。

硅油:重点发展甲基硅油、羟基硅油、乙烯基硅油等产品。

硅橡胶:重点发展高温胶、密封胶、混炼胶、液体胶等产品。

硅树脂:重点发展耐高温改性硅树脂、硅丙树脂、MQ硅树脂等产品。

硅烷偶联剂:重点发展乙烯基硅烷、氨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等产品。

特种橡胶:重点发展溶聚丁苯橡胶(SSBR)、氢化丁腈橡胶、卤化丁基橡胶、氢化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HSBCs)、异戊橡胶(IR)、热塑性硫化橡胶、乙丙橡胶(EPR)等。

高性能合成树脂:重点发展聚甲醛(POM)、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偏氟氯乙烯(PVDF)、聚碳酸酯(PC)、聚苯醚等工程塑料产品,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茂金属聚丙烯、POE弹性体等高端聚烯烃产品。

可降解材料:重点发展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类生物可降解塑料,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聚碳酸环己内酯(PCHC)新型生物降解材料,乙烯/一氧化碳共聚物(E/CO)合成型光降解塑料等。

第三节 精细化工

调整和优化现有精细化工及生物医药布局,大力发展新型医药中间体。大力发展农药、染料中间体以及为液晶材料等高端产品配套的精细中间体。重点提升产品性能,大力发展塑料助剂、胶黏剂、高端涂料和新型农药等高端专用产品以及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其他专用化学品。大力发展针对特定应用领域、特定用途和功能的定制精细化学品。

专栏3 精细化工重点发展方向

医药中间体:重点发展舒巴坦酸、碘甲基舒巴坦、氧哌嗪酸、N-乙基-2,3-二氧代哌嗪基甲酰氯、4-乙酰氧基氮杂环丁酮(4-AA)、4-BMA(美罗培南母核)、杂氮双环磷酸酯等医药中间体。

农药、染料中间体:重点发展N-乙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对硝基苯胺邻磺酸、3-甲基水杨酸等染料中间体,2,4-二乙氧基嘧啶、2-氨基噻唑啉-4-酮、2-乙酰噻吩、4-联苯硼酸等农药中间体。

高端塑料助剂:重点发展环保型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剂、光稳定剂、阻燃剂等产品。

高端胶黏剂:重点发展环保型木材用胶黏剂、航空航天用胶黏剂、太阳能电池用胶黏剂、乘用车用胶黏剂等产品。

高端涂料:重点发展航空涂料、船舶涂料、汽车涂料、水性涂料等产品。

其他专用化学品:重点发展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氟、含硅、含硼特种表面活性剂,无毒、无卤、无铅橡胶助剂,环保水处理剂等产品。

第四节 氯碱深加工

发挥我省岩盐资源优势,提高我省氯碱产品品质,扩大氯碱下游耗氯耗氢产品比重,优化氯碱行业产品结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重点发展氯气深加工与氢气深加工产品。

专栏4 氯碱深加工重点发展方向

氯气深加工:重点发展AC发泡剂、对二氯苯、氯化石蜡、聚苯硫醚、三/四氯乙烯、对/邻氯甲苯、四氯丙烯、氯化钛白粉、高纯氯乙酸等产品。

氢气深加工:重点发展己二酸、环己酮、己内酰胺等产品。

第四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两化融合发展

一要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在重点领域布局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和支持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校联合,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行业内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新模式。

二要加快核心技术研发与改造。加强产学研用纵向合作,强化工艺技术、专用装备和信息化技术与国内外行业先进水平的横向协同,大力推进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氯碱化工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集成创新,推动行业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引导企业围绕产品升级、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关键环节,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与产品开发迭代速度,有效提升石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要大力推广“石化+智能化”发展模式。在重点行业和关键岗位加大“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推进一批智能制造单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动企业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的有效集成,实现数据信息集成共享。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设备与虚拟信息网络的融合,推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过程、物流仓储产供销产业链一体化,实现产品生产销售可追溯、制造过程可监控、经营效益实时核算,增强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应变能力。

四要加快构建“石化+互联网”平台。依托“云上江西”工程,引导石化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深度合作,将数据中心、业务系统、设备向云上迁移。加强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园区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建立网上交易、仓储、物流、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全面整合信息资源,打造安全、环保、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支持石化行业现货交易平台等第三方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壮大,鼓励行业骨干企业自有电子商务平台向行业公共平台转化,推动石化行业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

专栏5 石化产业技术创新载体建设工程

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支持有机硅与氟化工产业领域的相关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校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力争共建若干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持续支持盐化工产业领域的相关企业与国内院校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共建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新干、乐平、九江、会昌、永修等石化园区建设相应的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确保“一园区一平台”,承担安全管理、职工培训、综合服务等职能;支持九江石化、永修有机硅、乐平精细化工等产业园区分别建立质量信用标准、产品标准、检验检测、质量溯源、质量保险等“五位一体”的重点产品检测中心;引进和推广“科技中介超市”运作模式,鼓励石化园区开设“连锁超市”,建成“一园一超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全覆盖网络体系。

第二节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产业链建设

一要优化园区布局规划。推进化工园区达标认定和规范建设,推动石化企业特别是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区入园,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入园率;协调推进化工园区依法调区扩区,有效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高效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促进能耗指标等资源要素向生产效率高、发展势头好、产品前景广的企业倾斜,倒逼高能耗、低效率企业退出或转型升级,形成园区内“腾笼换鸟、优胜劣汰”的良好产业发展生态。

34.png

图1 江西省石化产业园区“十四五”发展布局重点

二要推进产业链式发展。在九江、赣州、吉安、景德镇等重点地市建立完善石化产业链链长制,完善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分布区域图,实施“按图作业”,建立精准、长效发展机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实现上、中、下产业链全链纵向协同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结构合理、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体系,打造一批具有江西特色优势、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领航企业,推进全省石化产业迈向中高端。

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资源减量化、产品再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化工产业上下游衔接紧密、产品关联度高等特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通园区企业间资源共享通道,推动企业间生产过程耦合和互动联产,形成从源头到产品末端过程中所有原材料、副产物“吃干榨尽”的生产模式,助推实现企业小循环、园区大循环,切实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专栏6 石化产业链延伸工程

九江石化产业集群:以九江石化PX项目为着力点,加大对国内知名PTA、PET下游企业的招引力度,尽快打造“PX-PTA-PET”产业链,实现九江石化炼化一体化升级。

九江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彭泽县、湖口县原料药、医药中间体企业较多的优势,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下游相关成品药制造企业,形成九江医药化工产业链;支持延展建设一批高端涂料项目。

永修有机硅产业集群:借助永修有机硅单体的产能优势,支持永修县招引科技含量高、配套率高、附加值高的有机硅终端企业,助推永修有机硅新材料产业中高端价值链尽快形成。

乐平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调整优化乐平现有精细化工及生物医药产业布局,重点招引国内外实力强劲的相关下游企业,加快打造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新干盐化工产业集群:支持新干以氟盐化工、氟硅化工为重点,大力招引技术成熟、配套完善的相关下游企业,发展氯碱化工、氟化工、生物医药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四大板块,形成以氯碱和氢氟酸为基础、氢气氯气高效利用、含氟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精细化工为特色的新型盐化工产业体系。

樟树盐化工产业集群:以园区氯碱为基础,支持樟树引进氯碱及其衍生产品、合成洗涤剂产品及精细专用化学品生产企业,打造具有樟树特色的“卤-盐-两碱-精细化工”全产业链体系,构建产业链条齐全、下游产品多样、工艺流程一流的盐化产业基地。

会昌氟盐化工产业集群:支持会昌引进产品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小的氟盐化工下游企业,大力发展高端含氟新材料产业,形成氟化工基础原料、含氟锂电新材料、新型含氟ODS替代品、含氟聚合物及中间体、含氟功能性膜材料、氟涂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特种氟化盐以及副产氯化氢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条,构筑以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为主体、国内一流的特色型氟盐化工产业基地。

第三节 强化产业载体,大力夯实发展基础

一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苦练内功”,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招大引强,加强与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对接合作,谋划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加大项目引进帮扶力度,完善项目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效率,推动重大项目快速建成投产。

二要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围绕重点子行业,推进一批优势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鼓励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做大做强优势领域,延伸下游深加工发展,有序实现扩产增效,巩固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突出差异化和地域特色,推动产业关联、优势互补的相关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通过整合、参股及并购等多种形式,建立企业联盟或联合实体,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集团。

三要实施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鼓励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走“专、精、特、新”的道路,加快培育壮大一批细分行业冠军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从政策引领、宣传辅导、资金扶持、产业链延伸、督导考核等方面同时发力,加大对细分行业特色领域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努力实现其向高新技术企业跨跃式发展,不断强化产业链条各环节的现代化水平。

第四节 助推产业量质双提升,提高综合竞争实力

一要大力发展高端石化产品。加快产品结构高端化升级,实现以规模化生产初级化工产品向发展高附加值高端化工产品方向转变,有效规避低端同质化竞争。充分挖掘资源耦合和副产品深度加工的增值潜力,丰富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在终端产品定位上,加大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的比例,探索高端化发展路线。

二要促进行业质量品牌提升。积极开展产业诊断、产业对标工作,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能源分级措施,重视行业评价,强化质量意识,研究产品牌号、性能与市场发展的适应性,不断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石化行业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力争在石油化工、有机硅、精细化工等行业形成“江西标准”。

专栏7 石化产业品牌提升工程

支持鼓励现有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开展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攻关,丰富产品结构,进一步强化现有品牌效应,持续提升品牌价值;支持发展基础好、科技实力强,具有行业领先技术的石化企业,大力发展生产,做大产能,打造江西石化行业新品牌。

第五节 强化安全绿色理念,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要严格安全规范管理。协同相关部门落实安全监管或管理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实施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安全监管。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为重点,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核心,实施石化产业责任关怀和HSE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技术和安全教育培训;强化激励措施,配合相关部门全面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内审机制和承诺制度,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运单制度,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全链条安全监管,推广使用GIS、GPS和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危化品运输实时、动态安全监控系统。

二要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石化行业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主动参与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推行机制,以炼油、石化、化肥、氯碱、农药等行业为重点,革新技术、改良装备,优化系统工程,实现能量高效利用和绿色生产过程控制,实现生产过程本质绿色化。健全绿色管理体系,加快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等标准体系实施、评估与管理,以智能化管理理念驱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突出多能源协同发展,加快发展以氢能、水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和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加强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及开发技术研究,促进我省石化行业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三要大力开展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强化末端“三废”集中处理和回收循环,鼓励化工园区实现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以提升石化产业废弃物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为目标,鼓励企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等循环利用,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做到废物资源化、无害化。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省、市、县、园区四级联动,完善重大任务协同推进机制、重大政策协同研究机制、重大项目协同服务机制,发挥行政管理、政务服务整体效能。加强过程管理,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的阶段成果实行动态监测。建立日常调度推进机制,强目标导向,压实主体责任,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二节 规范平台建设

以化工园区认定为抓手,突出达标认定的化工园区在石化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主渠道、主阵地、主平台作用,推进园区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化工企业搬迁至已认定的化工园区。推进化工园区管理机构专业化,推进化工园区建设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

第三节 加强管理协作

健全政企常态化互动交流机制,强化管理部门与重点企业的协同合作,实时了解行业发展状态,建立行业预测预警机制。加强与发展改革、应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协同协商协作,最大限度的争取产业发展所需的政策、资金、土地等支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引导行业规范、企业自律,促进行业横向交流合作。

第四节 强化要素保障

强化人才支撑,鼓励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团队,加速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各层次专业人才,实施在岗人员再教育再培训计划,完善石化产业专家库。加大投融资保障,引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加大对石化产业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扶优扶强,强化绩效管理,推动用地和用能指标向重大项目倾斜。

第五节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针对近年石化产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政策变化较大的情形,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加大帮扶企业力度,帮助企业减轻发展压力,努力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发展环境。加强舆论引导、产业宣传、科普教育,改变公众“谈化色变”认识,逐步提高群众对石化产业的认知认可度,营造良好的石化产业发展氛围。

附件:环境影响评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评价相关要求,全面评估“十四五”时期江西省石化产业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为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生态江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一)规划协调性。在产业发展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精神。在发展目标上与《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和江西区域发展、经济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划相符。在定位、布局和选址上总体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江西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要求。在生态环保上符合《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等相关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土地供应方面,规划重点布局区域均为合规化工园区,用地指标可以保证,江西省土地资源可以支撑规划实施,需要加强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工业用水方面,江西省总体水资源比较丰富,可以保证工业发展需要,需要进一步增加节水意识,提供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能源利用方面,需要逐步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水电、风电、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矿产资源保障方面,江西拥有丰富的岩盐、萤石等资源,基本可以保证氯碱深加工、化工新材料、氟化工等产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在石油炼化的资源需求方面,需要开拓国际渠道,提高资源控制力。总体来看,江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保障规划实施。

(三)环境影响分析。规划中石油炼化、化工新材料生产、高端专用化学品加工、氯碱深加工等行业发展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等会对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物理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推动石化产业实施循环改造、清洁生产、超低排放、废渣无害化处置、资源综合利用,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制造,从而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实现石化产业绿色发展。

(四)加强环境保护举措。应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检查,加强监管和执法,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查清原因、查明责任。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节能减排行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制造技术,加强化工园区尾气资源管理和水梯次利用,推动企业实施超低排放和清洁生产。引导化工园区和企业加强环保绩效管理,加强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