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将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领域的CCER项目纳入全国碳市场。

首页> 垃圾发电> 运维增效> 评论> 正文

碳市场机会多 可再生能源项目也能卖碳赚钱?

2021-11-09 09:02 来源: 中国能源报 作者: 朱妍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开启全国碳市场首轮履约工作。对照初期分配的碳排放配额,二氧化碳实际排放超量,企业就要花钱“买碳”。《通知》明确,控排企业也可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按照相关程序完成购买,用以抵销碳配额清缴。对此,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纷纷开通CCER注册登记、交易账户开立,CCER关注度随之持续上升。

CCER并非新鲜事物,其项目申请始于2012年,后又在2017年3月被国家发改委叫停签发,新项目不再审批、老项目仍可运行。彼时,全国已有2871个审定项目、861个备案项目,以风电、光伏发电、甲烷利用等类型居多。作为一项重要减排工具,CCER当初为何突然暂停?而今重启信号释放,将对降碳行动带来什么影响?CCER本身还需要实现哪些突破?

激励可再生能源项目主动参与减排

依据2020年底发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今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将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领域的CCER项目纳入全国碳市场。

“如果说,火电、石化等传统行业,可以通过全国碳市场的力量倒逼减排,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本身并不排碳,能不能参与减排?CCER就是一条兼具生态、经济效益的途径。”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专家黄锦鹏说,CCER是一种经官方审定、由减排项目业主主动创造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尤为利好。“比如一个风电项目运行一年相当于减排10万吨二氧化碳,那么业主就可以手握10万吨的CCER进入市场,卖给需要排放配额的企业,即可获得收益,由此激发主动减排的积极性。”

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可再生能源企业参与热情高涨。据记者了解,CCER在运项目中,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分别有947个、833个,加上水电、生物质、地热,可再生能源项目比重约为76%;从实际减排情况来看,可再生能源项目所带动的减排量,超过CCER交易减排量的60%。

对此,越来越多企业表达兴趣。金风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CCER需要在规定时间和平台上进行注册申请,公司正积极关注CCER未来开放注册的相关进展。”中国天楹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称,公司从事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可参与CCER交易,正在持续关注相关政策并将积极参与。

尚缺乏清晰的政策引导及规范操作

既然多方利好,为何中途叫停?

国家发改委公告显示,之所以“暂缓申请受理”CCER,是因为存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等问题”。

黄锦鹏称,截至2017年暂停签发,市场可流动的CCER存量约为6000万吨。由于在全国碳市场启动之前,各个试点碳市场配额分配较为宽松,控排企业可以“轻松过关”,无需花费过多代价购买配额,所以CCER交易量上不去。“按照现行政策,CCER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即便只有电力一个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以每年40亿吨碳排放量计算,对应2亿吨的CCER。从体量、技术来看,运行已不存在难题。”

“实际上,缺的是清晰的政策引导。”黄锦鹏说,当前只允许存量项目参与全国碳市场,CCER发展路径是什么、如何融入降碳目标等方向性问题,以及新项目如何申请等操作细节,暂无明确说法。“比如,绿证、绿电交易与CCER存在一定重叠。政策工具之间同质交叉,对项目形成双重激励、重复考核,类似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庞军认为,CCER的本质是鼓励多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少用化石能源发电,助力推动全社会整体减排。但目前,其价格仍然偏低,并不能反映真实减排成本。“全国碳市场尚处启动初期,交易量暂未上来,碳价还在低位徘徊,CCER交易价格偏低将对碳价进一步造成冲击。如何真正释放发现碳价的功能是完善CCER机制的重要内容。”

黄锦鹏称,CCER项目还存在与碳配额“等量不等价”问题:1吨CCER和1吨碳配额,同样都能抵销1吨二氧化碳,但二者买卖价格却不一样。“目前来看,CCER的价格明显低于碳配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因为CCER价格形成机制等没有理顺,缺乏标准化的、规范的操作。”

理性研判,提前规避市场风险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CCER是全国碳市场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理应重启。可再生能源项目在积极筹备申请CCER的同时,也要保持“冷思考”。

“现阶段,CCER交易还只面向存量项目,新的项目如何申请参与尚不清晰。”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判断,未来究竟参与CCER还是绿电交易,企业很有可能面临“二选一”的状况。“一个电站既卖CCER又卖绿电,目测可能性很小。如果选择参与CCER,项目需要额外投入成本,加上当前政策不明,还有可能面临价格不及预期甚至卖不出去等问题。短期内,建议项目先以出售绿电为主。”

长远来看,从碳市场中分一杯羹也非易事。“表面上看,只要经过审定备案、核证减排量等手续的项目就能参与CCER交易,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有很多前置条件。在各个试点碳市场,地方对具体的项目类型、行业、时限等条件均有详细规定。CCER在全国碳市场的交易规则虽未出台,但可以肯定,项目要想参与并获益,必将面临一定门槛。因此,相关企业尤其是新的开发企业需要进行理性研判。”庞军说。

黄锦鹏表示,一个可交易的CCER项目,从最初设计到进入市场有着严格程序,签发审批的时间较长、流程复杂。“短则1年左右,长要接近2年,一个项目才能真正实现获益。也就是说,今年申请的项目最快要赶到下一年才能参与碳市场履约,期间充满变数。比如碳市场抵销细则一旦发生变化,签发出来的减排量有可能卖不了,或者只能出售一部分,进而给企业造成损失。一方面,政策体系要更规范、申请流程要更优化;另一方面,参与企业也要多方规避风险,如果对这项工作不熟悉,可以请有经验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开发。总之,企业一定要谨慎,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切忌轻举妄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