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规则和公告,碳排放配额(CEA)交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已经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首页> 大气治理> 碳交易> 评论> 正文

中国碳交易市场新蓝海及相关法规梳理

2021-08-27 08:57 来源: 正旦企管

引言:伴随国家全方位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尤其是气候投融资标准体系建设、气候信息披露标准逐渐完善,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开市。根据相关规则和公告,碳排放配额(CEA)交易通过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已经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一、“碳交易”的背景

1. “碳交易”

碳交易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统称,在《京都协议书》要求减排的6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因此,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在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权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从而具备了商品属性。碳交易的核心是将环境“成本化”,是一种应对全球变暖气候危机的解决方案。以一定的法律和规则为约束和依据,给碳排放量定价,成一种资产或“商品”,建立相应的市场进行交易买进卖出,以此来控制碳排放,促进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减。

2. “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市场,指将碳排放的权利作为一种资产标的,来进行公开交易的市场,碳交易市场是由包括交易主体(控排企业)、交易产品(碳排放权)、交易流程、交易活动及监管活动(政府监督)等在内的核心要素所组成的规则化体系。借助市场力量将环境转化为一种有偿使用的生产要素,将碳排放权这种有价值的资产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

二、我国碳交易体系的建立

1. 国家政策

在国家政策方面,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我国一贯坚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碳排放大国,我国一边积极履行签署的关于碳减排的国际公约,一边加紧构建国内的碳排放政策体系。随着2011年10月《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出台,中国在国际上的“减排”承诺逐步落实到国内的政策中,2011年12月《“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2014年12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16年1月《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2016年10月《“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立法的出台,成为碳市场发展的法制基石,2017年1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的通知强调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有利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有利于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2019年《关于做好2018年度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及排放监测计划制定工作的通知》与《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和相关材料报送工作的通知》、2021年《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等。2021年,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印发配套的配额分配方案和重点排放单位名单,规定了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交易原则、制度框架以及实施流程,该管理办法于2021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中国以发电行业为入口的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市场主体 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虽被分配了排放额度,但超出额度后也需要用相应的碳消除和碳交易来抵消。

2. 碳交易的实践

2008年,北京、上海、天津环境交易所成立;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3年6月,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率先开市;此后至2014年5月,7个试点地区碳市场全部启动交易;2016年,非试点地区新增两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福建碳市场启动,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开始中国核证自愿减排(CCER)交易。截至2021年6月,试点省市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开市。

三、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及盈利模式

1. 运行机制

首先,政府确定整体减排目标,采取配额制度,先在一级市场将初始碳排放权分配给纳入交易体系的企业,企业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这些碳排放权。其次,受到经济激励、减排成本相对较低的企业会率先进行减排,并将多余的碳排放权卖给减排成本相对较高的企业并获取额外收益。减排成本较高的企业则通过购买碳排放权来降低碳排放达标成本,有效碳市场的碳排放权的价格就是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在企业微观决策上,主要是将碳减排成本、超额碳排放成本、购买碳配额的成本与超额排放生产带来的收益进行比较,并作出相应决策。

2. 交易系统

碳交易系统是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平台,汇集所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指令,统一配对成交。交易系统与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连接,由注册登记系统日终根据交易系统提供的成交结果办理配额和资金的清算交收。全国碳市场建设采用“双城”模式,即:上海负责交易系统建设,湖北武汉负责登记结算系统建设。

1.jpg

3.盈利模式

拥有优质碳资产(碳配额和可用于配额抵消的CER、CCER)的公司或企业可以直接通过碳交易兑现获利。生产绿色新能源(风能、光能、生物能源及再生能源等)的公司可以通过专项减排项目开发增加盈利。拥有绿色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技术的公司与个人可以通过转让自愿核证减排量来取得收益。拥有先进能效管理方案、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企业可以通过对高排放企业提供技术更新改造与信息化管理服务获益。碳交易市场平台提供方(碳交易所)也将得到交易费和佣金收入。

中美欧日都给出了碳中和时间表,从 2021 年至 2050 年,四大经济体如期完成碳中和目标共需投资约 85 万亿美元。特斯拉在2020年,光靠出售碳排放积分,就获得了15.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是2020年净利润(7.21亿美元)的两倍多。苹果取消iPhone附带的耳机和插头,一边实现了环保,但另一边也了降成本,而且这个举措将为其在生产和物流等环节每年会减少 200 万吨的碳排放,其减少的排放还可以参与碳交易获取额外的收益。目前国内新能源积分制度也逐渐完善,价格也呈现水涨船高的趋势。2020 年年底,企业之间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交易价格已经达到 3000 元一个积分,而 2019 年最高也就是 800 多元。蔚来汽车 2020 全年财报数据显示,虽然截至目前蔚来每卖出一台车依然要亏损 5.3 万元,但“卖碳排放积分”去年贡献了近亿人民币的收入。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也表示,2020 年蔚来产生的积分将达 20 万个,将在 2021 年进行销售,如果按照 3000 元/分的价格计算,这部分积分收入将达到 6 亿元。

四、目前中国碳交易的规范内容与监管框架

(相关具体试点政策以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为例)

五、前景与展望

全国统一碳市场将带来千亿级市场规模。在碳排放交易量上,我国目前碳排放总量超过100亿吨/年,以2025年纳入碳交易市场比重30%-40%测算,未来中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规模将在30亿吨以上,与欧盟总排放量水平相当。在碳排放交易额上,基于中国碳论坛及ICF国际咨询公司共同发布的《2020中国碳价调查》的研究结果,2025年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内碳价预计将稳定上升至71元/吨,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市值总规模将达到2840亿元。

碳交易市场体量巨大,但碳金融相关的探索仍在继续。目前国内在税收、监管、风险管理等方面仍缺乏系统的碳金融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及连续性,且多数领域还停留在只有行政规章的层面,具体到企业的排放、检测以及核实方面缺少系统性规范,碳金融的相关交易因此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随着碳排放权的性质边界在实践中的进一步明晰,碳金融支持性政策配套措施日益完善,碳交易市场将会成为现存及潜在的参与者开展碳金融交易业务的一片新蓝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