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已经开展10年,然而区域化的碳排放权交易很容易出现供需的不平衡和交易量过少带来的交易价格大幅波动情况,因此参照欧盟实施国内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为必要选择。

首页> 大气治理> 碳交易> 评论> 正文

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四大走向

2021-06-27 09:31 来源: CT碳圈

01 交易市场趋于统一,交易成本有所降低

目前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已经开展10年,然而区域化的碳排放权交易很容易出现供需的不平衡和交易量过少带来的交易价格大幅波动情况,因此参照欧盟实施国内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为必要选择。

本文通过对碳排放政策演变历的梳理,可得到交易市场是趋于统一的。其演变历程如下:

2011年《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5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2019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

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与《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办法》

2021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在2021年6月,中国将上线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其采用双城运营模式:将交易中心设置在上海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将碳配额登记中心设置在武汉的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满足竞价交易、协议转让、有偿竞买等主要交易模式,支持碳交易、CCER、用能权、排污权市场等多市场、多品种、多交易模式的灵活扩展。

02 碳汇市场不断完善,生态效益实现双赢

林业碳汇相比其它CCER项目不仅可以减排而且还具有生态价值,但是由于碳市场主要关注碳排放权,因此市场无法对碳汇进行合理定价,存在市场失灵现象。

中国“双碳目标”必须实现,可以预计,未来碳汇市场将会得到极大完善。如下:

明确碳汇的计量检测体系。

对抵消的配额进行限制,即将碳汇从CCER项目分离出来,作为独立项目,在配额中专门预留出一部分用于碳汇抵消。

政府针对碳汇的生态价值进行一些补贴,或者放开地域限制,实现碳汇的跨地域发展以提高碳汇的竞争力。

03放宽市场准入范围,扩大市场份额

除了已经纳入全国碳排放权配额的发电行业之外,生态环境部已组织开展了相关行业企业的碳排放数据报告与核查工作,涵盖发电、建材、有色、钢铁、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多个行业。预计未来会有众多行业纳入到碳排放权配额市场中。

多个行业的加入,一是将显著提升市场的供给、需求量和交易量,降低市场价格波动。二是有效消除行业间差异,平滑各行业在区域、时期上的差异带来的市场波动。

同时,以排控企业为核心的碳排放市场也需要其他机构的参与,主要是以碳交易和碳投资为主的金融机构。在碳交易方面,商业银行和投行可以为排控企业和碳交易投资者提供融资担保和买碳代理、资讯等中间业务,基金、理财和信托产品可以将碳投资包装成另类投资的资管产品面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出售。

04合理的配额分配制度

参考欧盟碳排放市场经验,将成为中国配额分配制度的首选。参考方面优化方面,如下:

合理制定各行业碳排放需求,完善数据治理形成合理的碳排放行业基准线。

逐年降低总体排放限额和免费配额比例,增加市场需求,降低免费配额对碳交易价格的压制作用,提升碳排放交易的活跃度,实现碳交易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最终目的。

是合理设置碳交易可以对冲的碳排放量限额,避免重度排放企业在碳交易价格低于环保成本时,利用碳交易对冲,从而满足在规则层面满足其碳排放要求,但实际上却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