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产生行业主要集中在上述行业,产废量占全市80%以上。2018至2020年全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分别为12.2万吨、13.1万吨、13.8万吨。主要废物种类为:焚烧处置残渣5.2万吨,农药废物1.3万吨、废酸1.2万吨、染料涂料废物1.1万吨、表面处理废物1.0万吨。

首页> 固废处理> 危险废物> 评论> 正文

徐州:统筹推进立法、智能监管和能力建设一体化打造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2021-06-23 11:13 来源: 生态徐州

徐州市是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重化工业特征明显,钢铁、电力、煤炭、设备制造、化工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危险废物产生行业主要集中在上述行业,产废量占全市80%以上。2018至2020年全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分别为12.2万吨、13.1万吨、13.8万吨。主要废物种类为:焚烧处置残渣5.2万吨,农药废物1.3万吨、废酸1.2万吨、染料涂料废物1.1万吨、表面处理废物1.0万吨。

徐州市通过地方立法完善制度设计,细化危险废物贮存、转运、处置要求,健全危险废物重点源分级管理机制,明确危险废物处置主体责任;推进监管智能化,建设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危险废物全流程“可视化”监控;强化收处能力建设,构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危险废物处置利用体系。形成了覆盖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的精准管理模式,切实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监管和安全处置水平。

1.jpg

图1 徐州市危全流程监管及多元化利用示意图

主要做法

(一)推进顶层立法,完善制度设计

1、探索立法创新。积极探索工业固体废物综合管理地方立法工作,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了《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条例》,条例以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宗旨,以工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以强化联防联控、做优智慧监管、突出精准防控为重点,对工业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利用等全流程作出规范,扎紧织密工业危险废物管理的制度体系,为徐州市工业危险废物管理提供了基础性制度保障。

2、强化制度保障。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总体要求、强化源头管控、提升末端安全处置能力、严格过程监管、加强风险防控、落实保障措施等6个方面提出了21项具体要求,明确各县(市)、区以及市生态环境局等24个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规划建设危险废物处置利用项目10个,计划投资13.1亿元,为做好危险废物管理提供政策支持。

3、明确落实举措。印发《徐州市工业危险废物重点监管源管理规定》和《2021年徐州市工业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名录》,目录包含全市195家危险废物重点监管源,对信息化监管、污染防治信息公示、环保信用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印发《关于加强固体废物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贯彻《固废法》规定,夯实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危废专项整治”,“强化执法检查,筑牢环境防线”,“加强政策宣贯,落实工作要求”为4条主线任务,部署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任务目标。制定《固体废物产生、贮存、收集、运输、利用和处置污染环境防治责任清单》,以告知书形式向所有涉固废企业发放,督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二)细化管理要求,实现全程监管

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重要抓手,分析危险废物环境安全风险防控特点,以突出精准防治、强化联防联控、补强短板弱项为重点,统筹推进监管措施智能化、源头管控制度化、贮存转运规范化、收处体系规模化、风险防控体系化等5项工作,全面推动落实危险废物环境安全管控要求。

1、监管措施“智能化”

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以“一码通行、全程跟踪”为核心,建设“徐州市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智慧应用平台”,快速掌握危险废物动态。平台引入物联网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可视化管理。

智能入库系统:

危险废物在称重时实时将危险废物称重数据上报到平台,避免手工录入错误发生。根据智能地磅称重数据,自动打印包含该危险废物信息的二维码标签,标签可直接贴在危险废物包装之上。

危险废物一张图系统:

包括“贮存”、“转移”、“视频监控”、“预警中心”等11项模块功能,20项业务功能。实现了区域危险废物信息的综合汇总、趋势分析、对比分析,以及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

移动APP系统:

分“管理端”和“企业端”2个模块,实现了实时信息查询、二维码扫码检查、电子地图信息查询、一企一档、批量入库、库存查询等功能。

2.jpg

图2 徐州市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智慧应用平台功能架构图

2、源头管控“制度化”

一是制定《徐州市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徐州市焦化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方案》,通过整合、淘汰一批生产工艺落后,环境管理水平不高的化工和焦化企业,化工行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显著下降,危险废物环境隐患问题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二是明确项目准入原则,危废固废无法落实处置途径,不予审批;危险废物库存量大且不能按要求完成规范处置的地区,实施区域限批。

三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固废危废全程规范管理的通知》,落实“固废危废管理十条”要求,企业建立自查机制,采取“物料衡算法”自查产废情况,生态环境部门建立监管核查机制,对企业自查申报信息进行核实,对列入信任企业清单的,减少检查频次。

3、贮存转运“规范化”

一是开展“危险废物贮存规范化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企业贮存仓库数量、位置信息在系统内申报确认,建立危废贮存仓库位置信息档案,库房安装视频监控,已在贮存设施(场所)、装卸区等关键点位共计安装视频摄像头2980个,逐步实现危险废物从“产生-入库-出库-出厂”的全过程可视化。

二是加强危险废物转运环节监管,危险废物转运环节严格执行电子转移联单,转移情况在危险废物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监控。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通知》,推动危险废物运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一车三方监测平台应用,构建完善运输监测平台与运输企业的交互机制。

三是印发《关于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市固废危废环境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等专项行动文件,开展多轮次的危险废物规范化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危险废物违法违规行为,2020年查处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87件,累计罚款425.4万元。

4、收处体系“规模化”

通过积极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建成运行光大绿色环保2万吨/年填埋和1.5万吨/年刚性填埋,徐州鸿誉环境科技10万吨/年水泥窑协同处置,雅居乐环保科技2.1万吨/年焚烧、2万吨/年物化等多个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项目。开展集中收集贮存转移试点,在沛县、贾汪分别建成运行1个中小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储中心,收储能力达到10000吨/年,实现了“就地分类收集、安全及时转移和实时全程监控”的规范化监管目标。

5、风险防控“体系化”

生态环境、应急联合印发《生态环境与应急管理部门安全环保联动工作机制》,生态环境、应急、公安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环保设施和危险废物安全环保联合管控工作机制(暂行)的通知》建立定期例会、工作协同、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问题移送等工作机制,拓展了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广度和深度,完善了联动工作机制。

(三)激发主体活力,推进责任落实

1、推进“保险+监管”:涉废企业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适当分担环境污染的赔偿责任,终结“企业污染社会埋单”顽疾。生态环境部门、财政部门、保监部门、金融机构等共享信息,实现监管与市场互动,风险与信用融合,共同构建“绿色保险”信息联络与市场信用机制。2020年232家企业纳入《徐州市第六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行排污单位名单》,其中102家产废和经营企业纳入投保范围。

2、推进“信用+监管”:将危险废物管理纳入企业信用评价制度体系,印发《关于加强危险废物产生和经营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环保信用信息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的意见》,高风险产废企业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全部纳入环保信用评价管理。生态环境部门建立以企事业环保信用评价为基础的信用工作体系,在日常监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企业录入并扩充评价企业库,根据违法内容依据不同的评价指标实时评价。信用评价结果与信贷、电价、退税挂钩,落实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用政策。

3.jpg

图3 徐州市“信用+监管”工作流程图

取得成效

“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以来,徐州市危险废物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危险废物制度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条例》《市政府关于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法律和政策文件先后出台。完成包括徐州鸿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徐州危废智慧管理平台和新沂光大危废综合处置等危险废物安全管控技术示范。省级危险废物规范化考核达标率提高至97.3%,危险废物全量安全处置。查处涉危废固废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6件,办结率100%。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环责险投保率100%,累计投保1.22亿元。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达到19.26万吨/年。

推广应用条件

1、加强危险废物信息化监管,完善从产生-转运-处置的全过程智能化监管措施,有一定借鉴价值。地市级在原有的国家、省危险废物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基础上,完善(增加)视频监控、一物一码、电子出(入)库、轨迹追踪等实时监控功能,强化监管时效性,对基层监管力量薄弱起到弥补作用。按照危险废物产生、经营单位风险等级逐级推开,最终实现企业的全覆盖。

2、建立匹配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危险废物处置体系可以供其它城市推广应用。采取“适度富余”原则,推进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建设,打破行业垄断,强化市场对处置资源的配置作用。

一是开展危险废物产生量、行业来源、种类等情况调查,摸清危险废物行业分布、区域分布。

二是优化危险废物收集体系,依托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建立区域性中小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储中心,解决周边企业危废处置难、费用高等问题。

三是在工业集中区等产废量大的地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危险废物填埋场全市统筹建设和使用,避免土地、环境资源浪费,根据园区产废特点同时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利用设施,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