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首页> 大气治理> 碳交易> 评论> 正文

碳市场鸣锣开市倒计时

2021-06-22 15:38 来源: 《领导决策信息》周刊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随着全国碳市场进入鸣锣开市倒计时,要把握好“十四五”这个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凝心聚力、积极行动,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

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最终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高能耗行业有8个,包括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

市场统计,上述八大行业的20个主要子行业中,近7500家企业都将纳入,碳市场控制的碳排放总量约为67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72%。这也意味着全国碳市场将成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双碳”时代:将诞生一种新的超级资产类别

从居民资产配置历史变动的趋势可以看到,中国居民较高的储蓄率下降是一个长期趋势,释放了资产配置+消费的巨大潜力,仅看资产配置方面,股票、房地产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大类资产。

如1990年证券交易所的出现后,中国的股票市场获得了长足且巨大的发展机遇,直到今天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已从当初的“深市老五股”“沪市老八股”发展到今天两市接近4400家上市公司,对应的总市值超过84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再如中国房地产市场,1991年国务院启动了24个省份的房改,从此中国房地产市场真正进入了商品房(交易)的起飞阶段。根据Zillow Research数据及凤凰网房产频道在今年的一篇报道中直观地指出,截至2020年底,中国住房总市值预计约为61.9万亿美元,接近400万亿人民币(目前占据中国GDP的比例约为399%),美国在该数据上的表现仅为中国住房总市值的54%。

以上例子至少可得到两个判断:一是中国居民“不差钱”,居民存款的转移会引起资产配置及大类资产价值的巨大变动;二是3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的股票和房地产从无到有,从零开始膨胀到去年年底,两大类资产总市值规模约74.9万亿美元,而碳交易市场也有机会复制相似的路径,假设这里真有5%,10%转化为碳交易市场的总市值,则为3.75万亿、7.49万亿美元;换一个角度来测算,就按碳交易市值占中国GDP的比例来衡量,若同样按照5%,10%的比例作为基本假设,以2020年底GDP数字作为基数,便为7750亿、1.55万亿美元。未来出现这一状况的可能性大么?

未来十年,也就是中国碳达峰的目标时点,往上看10-20倍的上升空间,并非是不可想象的。

深圳拟设立碳排放交易基金

在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之后,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力争在低碳转型发展方面也发挥“排头兵”作用,而碳交易机制正是创新低碳转型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

近日,深圳司法局官网发布《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设立碳排放交易基金,对政府配额有偿分配的收入进行管理,坚持取之于减碳用之于减碳的方针定位,定向支持管控单位的温室气体减排重大项目和碳市场建设,发挥基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募集更多社会资本促进碳市场发挥减排成效,并通过基金管理加强对资金来源和使用的信息披露,提高政府配额有偿分配收入使用的透明度。

就在前不久,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牵头,联合包括腾讯、兴业银行等在内的9家单位发起成立了深圳碳普惠联盟。未来,深圳市民的公共出行、使用可再生能源等低碳行为产生的碳普惠减排量,将可能由碳市场企业购买用于碳市场履约,或各类单位机构、大型活动举办方购买用于碳抵消和碳中和,再将交易收益回馈给开展低碳行为的公众。

据了解,未来深圳将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优势,以汇聚低碳行为数据的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打造国内首个双联通(低碳行为数据平台与碳交易市场平台互联互通)、四驱动(商业奖励、政策鼓励、公益支持和交易赋值)普惠体系。

把握好碳市场这一“掘金”机遇

加快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体系。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需要加强全方位配套制度体系建设。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积极发展绿色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排放权质押、碳期货、碳期权以及挂钩排放权的结构性产品等碳金融创新。

稳步有序推动重点行业领域转型。双碳目标为环保公用领域带来重大“掘金”机遇,类似上饶“世界光伏城”、张家口等氢能之都的建设等。另外,要进一步加快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交通、建筑、电力等领域构建新能源一体化,大力发展分布式储能。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数智管理体系,实现“数智”控碳。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碳交易推动绿色技术应用,要强化低碳零碳重大科技攻关,加强绿色低碳能源技术研发应用,优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实施重大节能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大项目示范。

人人争当“绿色达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需要国家攻坚克难的决心,也需要我们每个人脚踏实地的行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在这方面,杭州市走在全国前列。蚂蚁森林数据显示:杭州市民更多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人均产生的“绿色能量”高居全国第一。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坚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同时,也需要政府积极引导。

例如,上海市正在筹备“碳普惠”工作,将把市民的各种低碳行为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出来,变成每个人账户里的“碳积分”,再对接上海碳交易市场、各个商业消费平台,使每个人通过低碳行为获得实惠。当“绿色达人”受到赞誉、低碳生活蔚然成风,汇聚而成的绿色潮流将为减污降碳提供澎湃动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